[發明專利]一種提高水竄層采收率的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82500.1 | 申請日: | 2017-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862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己全;盧培華;陳慶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16 | 分類號: | E21B43/16;E21B33/138;C09K8/594;C09K8/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陶敏;黃健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竄層 采收率 超臨界 混合流體 表面活性劑 有效封堵 注入水 關井 開井 燜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水竄層采收率的方法和系統。本發明的提高水竄層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如下順序進行的步驟:1)將氣溶性表面活性劑與超臨界CO2混合均勻,得到超臨界CO2混合流體;2)將所述超臨界CO2混合流體注入水竄層;3)關井進行燜井,隨后開井進行開采。本發明的方法能夠實現深度調剖和對水竄層的有效封堵,大幅提高了水竄層的采收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油氣田開發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水竄層采收率的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我國石油資源中低滲透地質儲量豐富,涵蓋了全國石油資源總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動用的低滲透儲量僅占到總儲量的一半。由于低滲油田滲流阻力很大,油井產能很小,通常采用水力壓裂提高油井產量和單井注水能力。然而實驗證明,這種開發方式容易形成水竄層和指進現象,從而嚴重制約了低滲透油氣田的開發效率。
隨著環境問題的日趨嚴重,人們越來越關注CO2對環境的影響,同時也對CO2捕集技術的發展寄予了厚望,其中利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也越來越被國內外所認可。然而,實際應用結果表明:CO2雖然能夠使稠油膨脹,降低其粘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單井產油量,然而并不能發揮封堵調驅的作用,并且容易發生CO2氣竄,效果不夠明顯。此外,常規CO2乳液在地層內的滲流阻力很大,同樣不利于實現深度調剖和水竄層的有效封堵。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水竄層采收率的方法和系統,其能夠實現深度調剖和對水竄層的有效封堵,大幅提高了水竄層的采收率。
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水竄層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如下順序進行的步驟:
1)將氣溶性表面活性劑與超臨界CO2混合均勻,得到超臨界CO2混合流體;
2)將所述超臨界CO2混合流體注入水竄層;
3)關井進行燜井,隨后開井進行開采。
在本發明的超臨界CO2混合流體中,CO2處于超臨界狀態(溫度和壓力分別處于31.1℃和7.38MPa以上),CO2的密度接近液體密度,此時CO2-氣溶性表面活性劑的混合體系為液-液分散體系,其為乳狀液范疇(簡稱為CO2乳液)。
本發明的提高水竄層采收率的方法,向水竄層注入溶有氣溶性表面活性劑的超臨界CO2流體(即超臨界CO2混合流體),其在注入過程中會遇到水竄層、水層或者油層;當超臨界CO2混合流體與油層相遇時,在溫度、壓力等因素的作用下,超臨界CO2混合流體會溶于地層原油,導致地層原油的密度下降,溶解降粘,體積膨脹,從而增加了原油在地層條件下的可流動性,降低了水油流度比,并且CO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隨著地層壓力的增加而不斷增大;而當超臨界CO2混合流體與水層或者水竄層相遇時,由于超臨界CO2混合流體中溶有氣溶性表面活性劑,遇水后在儲層介質的剪切等作用下可以在地層中形成CO2乳液,從而實現了對水層及水竄層的封堵。燜井結束后,在開井生產過程中,水層及水竄層在地層滲流作用下均形成CO2乳液,流動阻力大,不易進入井筒,而油層在超臨界CO2混合流體作用下流向井筒,提高了水竄層的采收率。特別是,由于超臨界CO2混合流體的擴散性及可流動性均與氣體相當,流動阻力小,不會在注入油層過程中形成CO2乳液,有利于保持油層的產能,此外有利于運移到水層或者水竄層,從而利于實現深度調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825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高致密油儲層采收率的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一種提高深井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