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棗優質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80000.4 | 申請日: | 2017-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067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蘭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縣蘭馨油桃種植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C21/00;C05G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棗 優質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紅棗優質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棗樹屬鼠李科棗屬植物,含有大量的糖類物質,并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具有較強的補養作用,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對人類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紅棗在我國栽培的歷史悠久,是許多地方的主栽經濟樹種,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均享有較高的聲譽,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國內外需求量不斷增加。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如何大比例的提高紅棗的單位面積產量、擴大紅棗種植面積、優化紅棗種植技術是當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傳統的紅棗種植面臨建園不規范,株行距不合理,苗木整齊度差等問題,這種種植的前幾年收果少、效益低或沒有效益,成林后的樹木又沒采取固定樹形促進營養轉化結果措施,無法高產,同時傳統栽培管理主要是采用噴赤霉素、噴葉面肥及掰除棗頭等技術來提高紅棗的坐果率,效率和成本不對等,并在生長過程中不注重對病蟲害的防控,花費大量資源加以防治,這都導致了紅棗產量低,農民不能增產增收,影響著農民種植棗樹的積極性。
基于此,本發明人通過多年紅棗種植經驗以及科學的種植理論知識,在注重豐產的前提下同時注重樹體生長,提供了一種紅棗優質栽培方法,以提高當前紅棗種植的產量和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紅棗優質栽培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紅棗優質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合理密植:棗樹栽種時以南北走向開溝種植,栽植密度控制在每株(4-4.5)×(1.5-2)米,同時定植穴挖出深30-40厘米,寬50-60厘米的大穴,定植后澆透水并覆蓋上地膜;
(2)土壤翻耕:于秋末在樹體周圍1-3米范圍內結合施基肥進行土壤翻耕,靠近樹干1米處翻土深度在3-5厘米,并向外圍擴展增加深度,至3米處深翻至8-10厘米,以促進根系生長,消滅越冬害蟲;
(3)肥料管理:在棗樹落葉后至土壤上凍前補充一次基肥,施肥時在樹體外圍0.8-1米處挖深寬各35-40厘米的環狀溝,在溝內每株配施10-20千克農家肥、0.2-0.5千克尿素、1-2千克過磷酸鈣,混合后施入溝中并蓋土,在棗樹生長期內每年追肥3次,第一次在棗樹萌芽前進行,此次追肥以氮肥為主,株施速效氮肥0.5-1kg,第二次在棗樹花期進行,此次追肥以磷肥為主,株施磷鉀復合肥1-2kg,第三次在棗樹果實膨大期進行,此次追肥以鉀肥為主,配合磷肥,株施腐熟人糞尿30-50kg、硝酸鉀2-3千克;
(4)水分管理:在早春萌芽前,結合追肥澆一次水,以促進萌芽,在5月下旬棗樹的初花及盛花期,結合追肥澆水一次,防止氣溫過高,至6月中旬至7月下旬,為防止幼果萎蔫,澆水2-3次,7月下旬至8月果實膨大期,結合追肥進行一次澆水,在10月中旬土壤上凍之前澆一次水,以利越冬。
所述步驟3中追肥時按樹冠大小在棗樹下挖4-8個深15-20厘米的施肥坑,將追施肥料放入后回填土壤,并澆透水。
所述步驟3中若種植區域處于旱地,則在追肥時要結合下雨進行,以保證肥料及時溶解。
所述步驟4中每次澆水保證水分滲入根系的主要分布層,使根系分布層的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5-70%。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紅棗優質栽培方法優化了種植密度,提高了光能和土地的利用效率,便于田間作業,可有效提高紅棗的畝產量,同時減少肥料和農藥的使用量,實現紅棗種植的優質高產健康發展,實現紅棗栽培的規模產業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紅棗優質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合理密植:棗樹栽種時以南北走向開溝種植,栽植密度控制在每株4×2米,同時定植穴挖出深35厘米,寬55厘米的大穴,定植后澆透水并覆蓋上地膜;
(2)土壤翻耕:于秋末在樹體周圍3米范圍內結合施基肥進行土壤翻耕,靠近樹干1米處翻土深度在4厘米,并向外圍擴展增加深度,至3米處深翻至10厘米,以促進根系生長,消滅越冬害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縣蘭馨油桃種植專業合作社,未經蕪湖縣蘭馨油桃種植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800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不粘鍍鉻進氣通風前格柵
- 下一篇:不粘鍍鉻進氣散熱前格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