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類石墨烯電熱膜的光學元件模壓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79861.0 | 申請日: | 2017-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843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榮彬;陳增源;李莉華;吳文祥;楊高 | 申請(專利權)人: | 香港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3B23/00 | 分類號: | C03B23/00;B29C43/02;B29C43/36;B29C43/52;B29L1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偉剛 |
| 地址: | 中國香港*** | 國省代碼: | 香港;8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石墨 電熱 光學 元件 模壓 方法 | ||
1.一種基于類石墨烯電熱膜的光學元件模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第一壓緊模具(1)的壓緊面(11)表面設置有微結構模腔(12),在所述微結構模腔(12)的表面鍍上一層類石墨烯電熱膜(2);
S2、鍍有所述類石墨烯電熱膜(2)的第一壓緊模具(1)放置于真空或氮氣環境中,并對所述類石墨烯電熱膜(2)進行通電和加熱,使所述類石墨烯電熱膜(2)達到設定溫度;
S3、將光學元件坯料(3)放置在第二壓緊模具(4)的承載面(41)上或者第一壓緊模具(1)的壓緊面(11)上;
若所述光學元件坯料(3)放置在第二壓緊模具(4)的承載面(41)上,則傳動機構帶動所述第一壓緊模具(1)向所述光學元件坯料(3)移動并將其壓緊于第一壓緊模具(1)和第二壓緊模具(4)之間,使發熱的類石墨烯電熱膜(2)與光學元件坯料(3)相接觸,并持續對光學元件坯料(3)施加設定壓力;
若所述光學元件坯料(3)放置在第一壓緊模具(1)的壓緊面(11)上,則傳動機構帶動第二壓緊模具(4)向所述光學元件坯料(3)移動并將其壓緊于第一壓緊模具(1)和第二壓緊模具(4)之間,使發熱的類石墨烯電熱膜(2)與光學元件坯料(3)相接觸,并持續對光學元件坯料(3)施加設定壓力;
S4、所述光學元件坯料(3)通過熱傳導接收來自所述類石墨烯電熱膜(2)的熱量并軟化變形之后,填充滿所述微結構模腔(12);
S5、若所述光學元件坯料(3)放置在第二壓緊模具(4)的承載面(41)上,則傳動機構將鍍有類石墨烯電熱膜(2)的第一壓緊模具(1)移走,利用所述第二壓緊模具(4)中的冷卻通道對根據所述微結構模腔(12)變形的光學元件坯料(3)進行冷卻定形,制成透鏡;
若所述光學元件坯料(3)放置在第一壓緊模具(1)的壓緊面(11)上,則傳動機構將第二壓緊模具(4)移走,利用所述第一壓緊模具(1)中的冷卻通道對根據所述微結構模腔(12)變形的光學元件坯料(3)進行冷卻定形,制成透鏡;
在步驟S5之后,還包括步驟S6:對所述透鏡的表面光滑度和光學精度進行測試,如表面光滑度和光學精度的測試結果不滿足要求,則根據測試結果對模壓過程中的設定溫度和設定壓力進行數值修正;若表面光滑度和光學精度的測試結果滿足要求,則制得所需光學透鏡;
在步驟S6之后,還包括步驟S7:將修正后的設定溫度作為步驟S2中的設定溫度,并將修正后的設定壓力作為步驟S3中的設定壓力,重復步驟S2-S6;
步驟S3中,所述第二壓緊模具(4)的承載面(41)上以及第一壓緊模具(1)的壓緊面(11)上分別設置有壓力傳感器,用于實時檢測類石墨烯電熱膜(2)與光學元件坯料(3)之間相接觸的壓力以及光學元件坯料(3)加熱受壓的壓力數值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類石墨烯電熱膜的光學元件模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S3、S4和S5都在真空或氮氣環境中進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類石墨烯電熱膜的光學元件模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所述類石墨烯電熱膜(2)的兩端分別通過電線電性連接于直流電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類石墨烯電熱膜的光學元件模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在所述第一壓緊模具(1)和第二壓緊模具(4)上分別設置有多個熱電偶,用于實時檢測熱壓印過程中各個部位的溫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類石墨烯電熱膜的光學元件模壓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熱電偶和所述壓力傳感器分別與控制處理器電性連接,將溫度和壓力信息實時傳給控制處理器進行監測和控制。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類石墨烯電熱膜的光學元件模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緊模具(1)和第二壓緊模具(4)由模具鋼、碳化硅、碳化鎢、熔融石英或者單晶硅制成;所述光學元件坯料(3)由玻璃化溫度不大于700℃的透明塑料或玻璃制成,所述玻璃包括PMMA、硫化玻璃、硼硅玻璃或者鈉鈣玻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香港理工大學,未經香港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7986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池壁磚豎向冷卻結構裝置
- 下一篇:一種彎形玻璃加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