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超臨界二氧化碳分餾降低豬油中膽固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78025.0 | 申請日: | 2017-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941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8 |
| 發明(設計)人: | 丁伯東;李永忠;丁希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共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1B3/02 | 分類號: | C11B3/02;A23D9/04;B01D11/00;B01D11/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凱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陳曉清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臨界 二氧化碳 分餾 降低 豬油 膽固醇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超臨界二氧化碳分餾降低豬油中膽固醇的方法,將豬油除雜后裝入至進料槽中,并通過回流法排除進料槽內的空氣,接著依次設定分餾柱壓力、溫度以及超臨界CO2與豬油的質量流速后,待分餾柱壓力以及溫度到達設定值后,開啟進料泵,豬油從進料槽流入至分餾柱,超臨界CO2經過萃取釜流入分餾柱,豬油與超臨界CO2形成兩相逆流,每隔15min收集分離槽內的分餾液,經多次回流分餾,可達到大幅降低豬油中膽固醇之效果。本發明通過超臨界二氧化碳分餾降低豬油中的膽固醇,操作溫度低,二氧化碳可循環回收使用,不但避免了豬油中的有益成分被破壞,而且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的;并且,分餾后豬油中的膽固醇含量低,提高了豬油食品的品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深精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超臨界二氧化碳分餾降低豬油中膽固醇的方法。
背景技術
超臨界分餾技術在國內鮮少有人投入研究,亦少見有商業化實例,該技術具有在較低溫度下實現溶質分離的特點,對于分離不穩定的難揮發物質尤為適宜。在一般情況下,超臨界流體作為溶劑,其溶解能力主要取決于密度,在恒定溫度下升高壓力,超臨界流體的密度增大,溶解能力增大;在恒定壓力下升高溫度,溶劑能力減弱。由于分餾段溫度設訂自下而上分段上升,形成一定的溫差,因此在恒定壓力的條件下,超臨界流體相向上流經分餾段時會因溫度的上升導致溶解能力的降低,使部分含有溶質的液體析出,流回填料層形成內回流,與上升的萃取相進行質量和能量的交換,達到液相萃取或分餾的目的。
現代人少吃豬油,認為少吃含膽固醇的物質會比較健康,這個觀念是有爭議性的。首先,我們必須認清,油脂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無污染的豬油、牛油,并不比大賣場里熱銷的植物油差;橄欖、芝麻、花生、茶籽這些含油量高的種子,是用傳統的冷壓方法,將油脂從種子里壓榨出來,這些壓榨出來、未經精制處理的油脂都是好油,也是世界各國傳統的制油方式。但是大豆、玉米、菜籽這些含油量低的種子,必須先曬干,再用化學溶劑(己烷)浸泡將油脂萃取出來。由于化學溶劑內的己烷、甲苯、苯具有毒性,殘留量更必須控制在數10個ppm之內,因此煉油工業的水平與食用油的質量關系非常密切。
凡經過人類食用幾千年的食物通常品質不會太差,豬油是中國農業社會的主要食用油,它比剛被發明的精煉大豆油、氫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來得令人放心。豬油是我國民眾傳統食用油脂來源之一,以豬油烹炒或油炸食物較植物油脂更香、口感更圓潤,由于其具有特殊香味及口感,特別受人喜愛與食用。
豬油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油酸及亞麻油酸等不飽和脂肪酸,熔點較高耐煎炸,且風味佳、口感好、安定性高及油煙少等特性,唯獨豬油中含有高量的膽固醇,過多的攝入將會增加患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因此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超臨界二氧化碳分餾降低豬油中膽固醇的方法,生產低膽固醇的豬油產品,不僅符合我國食品營養、安全和健康的發展方向,也為豬油的開發利用開辟一條新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將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在對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分餾設備進行設計改進優化之基礎上,利用田口質量實驗法搭配方差分析組織實驗,將豬油除雜后裝入至進料槽中,并通過回流法排除進料槽內的空氣,接著依次設定分餾柱壓力、溫度以及超臨界CO2與豬油的質量流速后,待分餾柱壓力以及溫度到達設定值后,開啟進料泵,豬油從進料槽流入至分餾柱,超臨界CO2經過萃取釜流入分餾柱,豬油與超臨界CO2形成兩相逆流,每隔15min收集分離槽內的分餾液,經多次回流分餾,可達到大幅降低豬油中膽固醇之效果。
優選的,所述的一種基于超臨界二氧化碳分餾降低豬油中膽固醇的方法,所述豬油先經過濾袋過濾,去除懸浮與固定雜質后裝入至進料槽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共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共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780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