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波束指示的處理方法、移動終端及網絡側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76644.6 | 申請日: | 2017-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919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孫鵬;潘學明;宋揚;楊宇;孫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16/28 | 分類號: | H04W16/28;H04W72/04;H04B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陳麗寧 |
| 地址: | 52386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波束 指示 處理 方法 移動 終端 網絡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波束指示的處理方法、移動終端及網絡側設備,其中,所述波束指示的處理方法包括:確定當前要使用的波束指示信息,根據確定的波束指示信息,確定用于接收的波束,并根據確定的波束進行接收。本發明的方案,能夠使得移動終端在進行接收時合理地選擇網絡側的波束指示信息,從而減少解調波束指示信息所帶來的資源浪費,減小對終端處理能力的要求,同時仍保證數據傳輸時延及波束動態調整的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波束指示的處理方法、移動終端及網絡側設備。
背景技術
當前,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LTE)/增強型長期演進(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簡稱LTE-A)等無線接入技術都是以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簡稱MIMO)技術和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簡稱OFDM)技術為基礎構建起來的。其中,MIMO技術利用多天線系統所能獲得的空間自由度,來提高峰值速率與系統頻譜利用率。
在標準化發展過程中,MIMO技術的維度在不斷擴展。具體的,在LTE Rel-8中,最多可以支持4層的MIMO傳輸。在Rel-9中增加了多用戶MIMO(Multi-User MIMO,簡稱MU-MIMO)技術,TM-8的MU-MIMO傳輸中最多可以支持4個下行數據層。在Rel-10中將單用戶MIMO(Single-User MIMO,簡稱SU-MIMO)的傳輸能力擴展到最多8個數據層。
產業界正在進一步將MIMO技術向著三維化和大規模化的方向推進。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簡稱3GPP)已經完成了3D信道建模的研究項目,并且正在開展全維eFD-MIMO和新無線(New Radio,簡稱NR)MIMO的研究和標準化工作。可以預見,在未來的5G移動通信系統中,更大規模、更多天線端口的MIMO技術將被引入。
大規模massive MIMO技術使用大規模天線陣列,能夠極大地提升系統頻帶利用效率,支持更大數量的接入用戶。因此當前已將massive MIMO技術視為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中最有潛力的物理層技術之一。在massive MIMO技術中,如果采用全數字陣列,可以實現最大化的空間分辨率以及最優MU-MIMO性能,但是這種結構需要大量的數模/模數(AD/DA)轉換器件以及大量完整的射頻-基帶處理通道,無論是設備成本還是基帶處理復雜度都將是巨大的負擔。為了避免上述的實現成本與設備復雜度,數模混合波束賦形技術應運而生,即在傳統的數字域波束賦形基礎上,在靠近天線系統的前端,在射頻信號上增加一級波束賦形。模擬賦形能夠通過較為簡單的方式,使發送信號與信道實現較為粗略的匹配。模擬賦形后形成的等效信道的維度小于實際的天線數量,因此其后所需的AD/DA轉換器件、數字通道數以及相應的基帶處理復雜度都可以大為降低。模擬賦形部分殘余的干擾可以在數字域再進行一次處理,從而保證MU-MIMO傳輸的質量。相對于全數字賦形而言,數模混合波束賦形是性能與復雜度的一種折中方案,在高頻段大帶寬或天線數量很大的系統中具有較高的實用前景。
在對4G以后的下一代通信系統研究中,已將系統支持的工作頻段提升至6GHz以上,最高約達100GHz。高頻段具有較為豐富的空閑頻率資源,可以為數據傳輸提供更大的吞吐量。目前3GPP已經完成了高頻信道建模工作,高頻信號的波長短,同低頻段相比,能夠在同樣大小的面板上布置更多的天線陣元,利用波束賦形技術形成指向性更強、波瓣更窄的波束。因此,將大規模天線和高頻通信相結合,也是未來的趨勢之一。
模擬波束賦形是全帶寬發射的,并且每個高頻天線陣列的面板上每個極化方向陣元僅能以時分復用的方式發送模擬波束。模擬波束的賦形權值是通過調整射頻前端移相器等設備的參數來實現。目前在學術界和工業界,通常是使用輪詢的方式進行模擬波束賦形向量的訓練,即終端每個天線面板每個極化方向的陣元以時分復用方式依次在約定時間依次發送訓練信號(即候選的賦形向量),供網絡側在下一次波束訓練或者傳輸業務時采用該訓練信號來指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未經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7664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站簇規劃的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終端分布的預測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