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異位污染土壤修復治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76603.7 | 申請日: | 2017-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7760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志堅 |
| 主分類號: | B09C1/00 | 分類號: | B09C1/00;B02C13/02;B01F9/08;B01F15/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劉備 |
| 地址: | 3620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染 土壤 修復 治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壤治理相關設備領域,具體是一種異位污染土壤修復治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土壤污染的總體形勢嚴峻,部分地區土壤污染嚴重,在重污染企業或工業密集區、工礦開采區及周邊地區、城市和城郊地區出現了土壤重污染區和高風險區。土壤污染類型多樣,呈現出新老污染物并存、無機有機復合污染的局面。土壤污染途徑多,原因復雜,控制難度大。土壤污染問題成為影響群眾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受污染的土壤需要采用土壤修復技術進行治理,確保其滿足人體健康的需求。土壤修復技術主要是指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通過轉移、吸收、降解和轉化等方式使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濃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將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其按修復場地可分為原位污染土壤修復和異位污染修復。異位污染土壤修復常用的成熟技術包括異位化學氧化修復、異位化學還原修復、異位固化穩定化修復等,一般來講,這些技術通常需要對污染土壤進行破碎,將大塊的土壤達到較小的粒徑,然后與藥劑充分混合,達到土壤修復處理的目的。
目前,部分異位污染土壤修復在進行破碎、混合處理時往往采用單機破碎、單機混合和人工加藥的方式,未形成統一的自動化系統,因而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另外,由于藥劑和污染土壤的混合不均勻可能導致修復效率低等問題,同時,分開作業可能需要采取更多的二次污染防護措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異位污染土壤修復治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異位污染土壤修復治理裝置,包括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端兩側連接有伸縮缸,伸縮缸上端連接有伸縮柱,伸縮柱上端連接有支撐座,支撐座上端兩側連接有支撐架,支撐架上端中部連接有固定塊,所述2個固定塊之間連接有修復滾筒,所述支撐座上端中部連接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右端連接有驅動軸,驅動軸左側中部連接有主動齒輪,所述驅動軸右端連接有主動帶輪,主動帶輪上端通過皮帶連接有從動帶輪,從動帶輪左端中部連接有旋轉軸,旋轉軸左端連接有軸承外圈,軸承外圈內側設有滾珠,滾珠內側設有軸承內圈,軸承內圈中部連接有進藥管。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裝座下端中部均勻設有安裝孔。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座與安裝座兩端之間連接有導向裝置,導向裝置包括導向筒,導向筒內部設有導向柱,導向柱下端連接有伸縮彈簧。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轉軸外側間隔均勻連接有噴藥管和粉碎葉,所述旋轉軸為中空結構,并且與噴藥管互相連通。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軸承外圈與軸承內圈左側連接有軸承密封蓋。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修復滾筒上端連接有進出土口,進出土口上端連接有進土密封蓋。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動齒輪上端嚙合有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設于修復滾筒外側中部。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塊通過旋轉軸承連接有支撐架。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驅動電機為雙轉向步進電機。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驅動軸中部連接有限位架,限位架下端連接有支撐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一種異位污染土壤修復治理裝置,結構合理,設計新穎,通過設有的旋轉軸和進藥管實現著對污染土壤的高效混合噴藥,大大增加著污染土壤的修復效率和修復效果,同時自動化程度高,避免著粉碎和加藥分開作業,滿足了異位污染土壤修復治理的需要,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異位污染土壤修復治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異位污染土壤修復治理裝置中進藥管與旋轉軸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異位污染土壤修復治理裝置中導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志堅,未經劉志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7660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