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山有機水稻的防秧苗爛秧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76125.X | 申請日: | 2017-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475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小薇金匙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A01G13/00;A01C1/00;A01C1/08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師事務所34117 | 代理人: | 張加寬 |
| 地址: | 353401 福建省南平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山 有機 水稻 秧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稻防治病害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山有機水稻的防秧苗爛秧方法。
背景技術
水稻是人類的主要糧食作物,世界上一半的人口都以水稻為主食,據了解世界上水稻的種類已經超過14萬種,而且水稻的種類仍然在不斷增多,水稻的產量也因稻種的改良而不斷增大。近幾年,由于環境、空氣質量變差等多種原因,水稻爛秧病發生的概率逐漸增高,這對水稻的質量和產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給農民們的經濟效益帶來了極大的損失,質量較差的水稻也直接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爛秧是秧田中發生的爛種、爛芽和死苗的總稱,爛種指播種后不能萌發的種子或播后腐爛不發病,爛芽指萌動發芽至轉青期間芽、根死亡的現象,死苗是指第1葉展開后的幼苗死亡,也多發生于2-3葉期。
目前針對爛秧病的多種誘因,人們也采用了多種防治爛秧病的方法,比如在浸種期采用防病藥劑或者后期施灑各種滅菌藥品,但是爛秧病的發病并無規律,在育秧生長的各個時期內都有可能發生,長期以來難以有效防治。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山有機水稻的防秧苗爛秧方法,使得在水稻的生長過程中有效防治爛秧病,成本低,易操作的,能夠提高水稻的質量和產量。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高山有機水稻的防秧苗爛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平整地塊,耕作松土,將平整地塊耕作成多道高低地面相間的田地,高地面寬為7cm,低地面寬為5cm,粑細,施用底肥;
(2)選用成熟干燥的種子,放入10-12倍重量的清水中浸泡10-12h,將浸泡后的種子放入30-40倍重量的殺菌液中浸泡5-6h,再次放入6-8倍重量的清水中浸泡2-3h,用清水清洗干凈;
(3)用生根粉浸泡種子進行催芽,長成幼苗,將幼苗播種到高地面上,每畝播種140-150公斤;
(4)待幼苗長成大苗后,再次向田間施肥;
(5)在秧苗生長期間,定期查看田間水量,根據秧苗實際生長狀況決定排水或灌水。
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底肥為磷酸二銨、尿素、硫酸鉀、碳酸氫銨、過磷酸鈣中一種或兩種以上。
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殺菌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氟硅酸鈉12-16份、溴氰菊酯8-14份、尼古丁4-7份、樂果5-15份、戊醇15-25份、水120-160份;其制備方法為:將氟硅酸鈉和溴氰菊酯溶于水中混合均勻,向溶液中加入尼古丁和樂果,將混合溶液放入真空烘箱中120-130℃干燥2-3h,取出,加入戊醇,冷卻,制得殺菌液。
優選的,所述步驟(4)中向田間施肥的肥料為尿素、磷酸鉀、硫酸銨,其質量比為7:3:2。
(三)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山有機水稻的防秧苗爛秧方法,其有益效果為:將平整地塊耕作成多道高低地面相間的田地,非常有利于灌水與排水,當遇到多雨季節而秧苗不需要過多水分的時候,可以實施排水,高地面的水被排出,保留低地面內的水,當遇到干旱季節或秧苗急需更過泡水的時候,可以向田間灌水,使得高地面依然存水,根據實時需要決定水量,保證秧苗正常生長,杜絕死苗;種子發芽前以及發芽播種后,分別作殺菌、施肥處理,防止爛種、爛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高山有機水稻的防秧苗爛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平整地塊,耕作松土,將平整地塊耕作成多道高低地面相間的田地,高地面寬為7cm,低地面寬為5cm,粑細,施用底肥;
(2)選用成熟干燥的種子,放入10倍重量的清水中浸泡10h,將浸泡后的種子放入35倍重量的殺菌液中浸泡5h,再次放入6倍重量的清水中浸泡2h,用清水清洗干凈;
(3)用生根粉浸泡種子進行催芽,長成幼苗,將幼苗播種到高地面上,每畝播種140公斤;
(4)待幼苗長成大苗后,再次向田間施肥;
(5)在秧苗生長期間,定期查看田間水量,根據秧苗實際生長狀況決定排水或灌水。
所述步驟(1)中底肥為磷酸二銨、尿素、硫酸鉀、碳酸氫銨、過磷酸鈣中一種或兩種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小薇金匙科技孵化有限公司,未經福建小薇金匙科技孵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7612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稻的種植方法
- 下一篇:一種有機稻的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