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實時交通評價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75125.8 | 申請日: | 2017-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4828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龐偉;于洪斌;王力;蔣依倫;孟芳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方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衛麟 |
| 地址: | 10014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信息 融合 實時 交通 評價 方法 | ||
1.一種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實時交通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定義一個有限集合Q:Q={q1,q2,…,qn},Q中的元素qi為車輛數據,i=1,2,…,n;
步驟2:定義一個有限集合P:P={p1,p2,…,pm},P中的元素pi為評價指標,i=1,2,…,m;
步驟3:令uj為第j個評價指標pj∈P的隸屬度函數,其中uj=u(pj),uj∈[0,1],得到有限模糊子集U,U={u1,u2,…,um},建立模糊關系R:Q×U:
其中,rij為第i個車輛數據關于第j個評價指標的隸屬度,rij=R(qi,uj)∈[0,1];
步驟4:定義評價結果集為一有限集合V={v1,v2,v3,v4}={差,中,良,優},集合中的每一個元素對應于隸屬度函數的一個可能性分布區間:
uj∈[0.25(i-1),0.25i],v=vi,i=1,2,3,4,
步驟5:選取降半柯西型的隸屬度函數:
其中,aj,bj,cj為隸屬度函數的待定系數;
步驟6:根據動態調整取值策略,計算pj-uj坐標系每一個隸屬度函數分別對應的臨界值pij:
其中,為指定道路等級下單方向道路長度的典型臨界值,L為指定道路等級下單方向道路長度,為標準道路長度,ξ為評價指標中由于信號控制所產生的數據比例,αnj為n條車道對第j個評價指標的影響系數,ωmj為m個道路岔口對第j個評價指標的影響系數;
步驟7:針對所求得的隸屬度區間uj,進一步轉化為對應指標的隸屬度rij,采用梯形隸屬度模型,取評價結果集V的區間界限0.25i為兩個評價集的中間隸屬度rij=0.5,浮動區間為0.25i±0.1,由此構成完整的隸屬度函數;
步驟8:定義S=(Q,U,R)為第一級交通評價空間,并給定一個模糊向量W:
W=(w1,w2,…,wm)T
其中W的元素wj為各評價指標關于第一級評價的重要性,第一級交通評價模型:
其中,表示模糊算子對;
步驟9:采用層次分析法劃分評價指標的權重;
步驟10:對層次分析法得到的權重結果進行一致性檢驗;
步驟11:對每一個車輛數據建立一個新的模糊子集:
U′={D1,D2,…,Dp},U′∈[0,1]
其中,p表示采用的模糊算子對的個數;
步驟12:由Q和U'建立一個新的模糊關系:
其中,dij表示采用第j個算子對時,步驟(8)算出的第i個車輛數據的第一級評價值;
步驟13:建立第二級交通評價空間S'=(Q,U',R'),在S'中作第二級評價,給定一個模糊向量W':
W′=(w′1,w′2,…,w′p)
其中W'的元素w'j表示第j個模糊算子對相對于第二級評價的權重,且
步驟14:根據層次分析法計算第二級評價的權重,并進行一致性檢驗;
步驟15:得到二級交通評價模型B:
B=W′R′T={b1,b2,…,bn}
其中,bi表示第i個車輛數據對于評價結果集V的評價指數,且
步驟16:對B中的元素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然后計算得到道路評價得分C:
C值越大,路況評價分值越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方工業大學,未經北方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7512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