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身份認證系統中的人臉防欺騙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75124.3 | 申請日: | 2017-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515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恒建;曲嘯楓;董吉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37218 | 代理人: | 支文彬 |
| 地址: | 250022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身份 認證 系統 中的 人臉防 欺騙 檢測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身份認證系統中的人臉防欺騙檢測領域,具體涉及一種
背景技術
作為一種方便的用戶認證技術,自動人臉識別在各種門禁控制應用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特別是手機解鎖。隨著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中的臉部解鎖功能的發布,面部識別成為移動電話的另一種生物識別技術,類似于IOS系統中的指紋認證(Touch ID)。與指紋認證不同,臉部識別不需要任何附加傳感器,因為所有智能手機都配備了前置攝像頭。然而,類似于其他生物特征模式,我們需要解決對臉部識別系統的臉部欺騙攻擊的擔憂,特別是在無約束感知和不合作的主題場景。為了更安全的進行身份驗證的真實性,檢測被識別的對象是否是活體顯得尤為重要。
據我們所知,Li等人在2004年報道了最早的面部欺騙檢測研究之一。隨著人臉識別越來越受歡迎,近年來國內外很多研究機構的學者都致力于活體檢測問題的研究,許多國際會議及期刊文獻中所涉及的活體檢測算法已有很多。它們在魯棒性和泛化能力方面的優勢和局限性,以及實時響應和可用性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根據面部欺騙檢測中使用的不同類型的線索,公布的方法可以分為四類:基于運動的方法、基于紋理的方法、基于圖像質量分析的方法,以及基于其他線索。現今,應用于活體人臉檢測方法主要包括:1)基于運動信息分析的方法:利用眼睛、鼻子和嘴巴的位作為跟蹤估計的特征點,從頭部運動中估計特征點的三維深度坐標值;利用光流學的方法檢測人臉動態變化等。這種方法存在活體檢測所需的特征難以獲取,需要用戶的主動配合,而且假冒者刻意將照片彎曲變形時,估計的深度坐標會有較大變化;同時這種判斷容易受到噪聲和光照條件的影響,具有可靠性不強、計算機代價高等缺陷。2)基于活體特征信息分析的方法:將拍攝到可見光人臉和熱紅外人臉進行匹配,根據兩者相關性進行活體判斷;在輸入的連續圖片序列中檢測眼睛并且計算每只眼睛區域的運動,以用來判斷輸入的人臉是活體還是假冒照片;利用眨眼這一活體的生理特性,訓練睜眼或閉眼的分類器識別真假。這些方法需要額外的設備,本身存在不穩定因素,在普通設備上無法大力推廣等缺點。3)基于紋理信息分析的方法:用傅里葉頻譜分析的方法,定義頻率動態描述子來區分活體人臉和照片人臉;分析LBP算子提取特征的有效性;利用LBP16,2、LBP8,1、LBP8,2分別提取人臉特征,分類訓練SVM識別活體人臉。Jukka Maatta等人在2012年改進了算法,提出了利用LBP特征、Gabor wavelet和HOG三種特征融合的方法。2015年Di Wen等人提出了最新的防欺騙檢測算法,他們利用雙色反射模型分析圖像質量。這些方法易受光照條件的影響,計算復雜度高,在身份驗證系統中的人臉防欺騙技術系統上還無法大力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身份認證系統中的人臉防欺騙檢測方法。
本發明克服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1.一種身份認證系統中的人臉防欺騙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從采集的人臉視頻中根據視頻幀截圖定位人臉,得到人臉圖像樣本;
b)將采集的人臉圖像樣本轉換為人臉灰度圖;
c)在人臉灰度圖的空間域中提取紋理特征,所述紋理特征包括:利用局部二值模式從人臉灰度圖中提取直方圖;利用灰度分布統計法計算人臉灰度分布的均值、標準差、平滑度、三階矩、一致性和熵;利用灰度共生矩陣法計算人臉灰度圖中能量、熵、慣性矩、相關性和逆差距;
c-1)通過公式計算人臉灰度圖的直方圖LBP(xc,xy),其中ic標示中心像素,in為像素8鄰點的灰度值,2n為編碼值;c-2)通過公式計算人臉灰度圖中灰度值zi的均值m的n階矩μn,其中L為圖像的灰度級,f(zi)為第i個灰度值zi出現的頻度,通過公式計算均值m、通過公式計算標準差σ、通過公式計算平滑度R、通過公式計算三階矩μ3、通過公式計算一致性U、通過公式計算熵e,其中μ2為i取值為2時,通過公式計算得到的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大學,未經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7512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鋁型材中斷鋸鋸切用定尺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多面銼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