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綿羊羊毛纖維長度相關遺傳標記的篩選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72057.X | 申請日: | 2017-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007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少斌;羅玉柱;周輝通;趙芳芳;王繼卿;劉秀;李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甘肅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88 | 分類號: | C12Q1/688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姜司晨 |
| 地址: | 730000 ***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綿羊 羊毛 纖維 長度 相關 遺傳 標記 篩選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綿羊羊毛纖維長度相關遺傳標記的篩選方法,所述遺傳標記為綿羊KRTAP21?2基因的部分DNA序列;所述遺傳標記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SEQ ID No:5所示;并提供了其擴增引物及應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綿羊羊毛纖維長度相關遺傳標記的篩選方法及應用,遺傳標記位于KRTAP21?2上,可用于綿羊羊毛纖維長度的分子選育,KRTAP21?2共檢測到5種等位基因,其中的等位基因E在編碼區發生了氨基酸變異,其存在會引起平均纖維長度的降低,在育種時,若以提高平均纖維長度為目標,KRTAP21?2基因可作為其分子標記基因。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綿羊羊毛纖維長度相關的分子標記育種技術,具體涉及一種綿羊羊毛纖維長度相關遺傳標記的篩選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羊毛指羊身上的毛,是天然纖維的一種,是主要紡織原料之一。羊毛是人類利用最早的天然纖維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羊毛由于具有柔軟、彈性好、隔熱、阻燃和透氣性好等優良特性而受到人們的青睞(Leeder,1984)。但是隨著其他紡織纖維特別是合成纖維的出現,羊毛的市場地位受到了激勵的競爭。從1994至2004年,羊毛在整個紡織纖維中的比重下降了近30%(Cottle,2010)。為了應對這種窘境,羊毛產業需提高個體產量和質量,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在畜牧業生產貢獻率中,遺傳的影響因素(品種)占40%,飼養管理占20%,疾病防治占15%,其它環境因素占5%。因此,品種改良和培育是提高羊毛產量和質量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
與傳統的育種工作相比,分子育種可以加快育種進程,大大縮短育種所需年限,同時還能克服性別、年齡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使得在分子水平對遺傳物質進行操作成為可能,從而實現動物不同的生產性狀的選擇。目前已發現一些與家畜生產性能及抗病性密切相關的基因,如顯著影響綿羊產肉性能的Callipyge(CLPG)和MSTN基因(Wang等,2015;Othman等,2016),其中CLPG主要促使綿羊后臀肌肉過度發育,從而提高產肉量和屠體等級。新西蘭林肯大學將檢測DQA2基因作為綿羊抗腐蹄病選種的依據,并進入商業化服務階段。一些養牛業發達的國家,已經研發了有關種公牛的遺傳缺陷基因的分子檢測技術和配套的育種方案,應用于種公牛的選種、選配工作,有效降低了隱性有害基因的不良影響(李艷華等,2007)。傳統育種方法若結合分子育種技術,可提高選擇的準確度,縮短選育時間。
動物分子育種方法之一是以分子標記為基礎進行標記輔助選擇。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是利用分子標記與目標性狀基因緊密連鎖的特點,通過分子標記檢測,即可檢測到目的基因的存在,達到選擇目標性狀的目的。對于羊毛性狀分子標記而言,一方面其產量、細度和長度等屬于高遺傳力性狀,另一方面羊毛的組成成分復雜,其發育受多基因調控(石等,2011;Safari等,2007)。因此,羊毛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的前提是找到羊毛重要經濟性狀座位或與之連鎖的DNA標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可用于綿羊羊毛纖維長度分子選育的綿羊羊毛纖維長度相關的遺傳標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綿羊羊毛纖維長度相關的遺傳標記,所述遺傳標記為綿羊KRTAP21-2基因的部分DNA序列;所述遺傳標記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SEQ ID No:5所示。
進一步的,上述的一種綿羊羊毛纖維長度相關的遺傳標記,分別在序列表中SEQID No:1-SEQ ID No:5的120bp處和144bp處有一個C/T突變,在162bp處和166bp處有一個A/G突變。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了一種用于擴增上述的綿羊羊毛纖維長度相關遺傳標記的引物對,所述引物對的正向引物如序列表中SEQ ID No:6所示,反向引物如序列表中SEQ ID No:7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甘肅農業大學,未經甘肅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7205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