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品種油料管道加油車及其操控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71927.1 | 申請日: | 2017-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7247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實;龐博;張曉亮;吳志偉;陸文文;劉昊;季煥喬 | 申請(專利權)人: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7D7/04 | 分類號: | B67D7/04;B67D7/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徐振興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輸油系統 回抽 掃線 加油車 油料管道 多品種 余油 油泵 車廂總成 系統組成 壓縮空氣 液壓系統 作業結束 軟質管 底盤 操控 抽吸 輸油 油艙 油罐 油掃 油箱 | ||
本發明是一種多品種油料管道加油車,主要由底盤、車廂總成、動力及液壓系統、輸油系統、掃線系統和余油回抽系統組成,掃線系統主要實現在輸油作業結束后,使用壓縮空氣將輸油系統的軟質管路中存油掃入目標油艙或油罐的功能。余油回抽系統主要實現將輸油系統中經過掃線作業后剩余的存油,用回抽油泵抽吸至本車余油箱中的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油車,具體來講是一種油料裝卸、掃線排空、余油回抽等作業功能的多品種油料管道加油車,同時還涉及其操控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大型船舶碼頭油料裝卸機動式裝備很少。當大型船舶裝卸油料時,從碼頭閥井到船舶的裝卸油口之間的管路仍采用人工搬運螺旋膠管、用法蘭連接來完成裝卸油任務。裝卸油料時勞動強度大,展開和撤收時間長,需要的操作人員多,嚴重制約了裝卸油效率的提高。而且裝卸油料時采用油尺測量油罐液面高度的方式進行計量,計量精度低,手段落后。裝卸油結束后,碼頭閥井到船舶的裝卸油口之間的管路內的余油排空問題一直未能得到良好的解決,既浪費了油料,又造成了環境污染,還存在安全隱患。
經過檢索并未發現多品種加油余油回收相關的技術改進文獻資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主要用于快速接駁于碼頭(油庫)閥井至船舶油艙(油罐)裝卸油口之間的、集多品種油料裝卸、掃線、余油回抽等作業功能于一體的多品種油料管道加油車。
本發明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一種多品種油料管道加油車,主要由底盤、車廂總成、動力及液壓系統、輸油系統組成,還包括掃線系統和余油回抽系統,車廂總成設置于底盤上方,動力及液壓系統系統、輸油系統、掃線系統、余油回抽系統均設置在車廂總成內部;
掃線系統主要由空壓裝置和連通空壓裝置出氣端的至少兩條掃線分系統組成,掃線分系統包括管路順序串連的第六手動閥、減壓閥、掃線卷盤和掃線三通,其中掃線三通連通外部輸入管路;該系統主要實現在輸油作業結束后,使用壓縮空氣將輸油系統的軟質管路中存油掃入目標油艙或油罐的功能。
余油回抽系統由至少兩條獨立的余油回抽分系統組成,余油回抽分系統包括第三手動閥、第四手動閥、第一油路切換閥、第二油路切換閥、液壓馬達、油泵和余油箱,第一油路切換閥和第二油路切換閥均為三通閥分別具有A、B、C三端,其中第三手動閥和第四手動閥相互串聯后連接第一油路切換閥的A端口,第一油路切換閥的B端串聯第二油路切換閥的C端,第一油路切換閥的C端串聯第二油路切換閥的B端,第二油路切換閥的A端連通余油箱,液壓馬達傳動連接油泵,油泵的進、出兩端分別連通第一油路切換閥的B端、第二油路切換閥的B端。該系統主要實現將輸油系統中經過掃線作業后剩余的存油,用回抽油泵抽吸至本車余油箱中的功能。
本發明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為:
進一步的,輸油系統由兩套獨立的輸油分系統組成,所述輸油分系統依次布置有輸油卷盤、第一手動閥、過濾器、流量計、第二手動閥、輸油卷盤。主要實現為船舶油艙或油罐裝卸油料等功能。
進一步的,空壓裝置主要由儲氣罐、向儲氣罐充氣的空壓機和給空壓機提供動力的液壓馬達組成。
進一步的,輸油卷盤上纏繞聚氨酯軟質膠管,軟質膠管末端接頭通過安裝快速接頭與固定管線、受油設備管路實現快速連接。
進一步的,車廂總成兩側設有卷簾門、后部設有對開門,其內壁頂部布置有防爆照明燈。
進一步的,動力及液壓系統依次布置有取力器、傳動軸、液壓泵、控制閥組、液壓馬達、液壓油箱及液壓管路。本系統從發動機處取力,主要為掃線系統及余油回抽系統提供作業動力。
進一步的,控制閥組包括節流閥、二位四通閥、溢流閥。
多品種油料管道加油車的操控方法,按照如下步驟進行:輸油作業步驟、掃線作業步驟、余油回抽作業步驟和余油箱放油操作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719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