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井點處原始地層傾角校正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669598.7 | 申請日: | 2017-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886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宋來明;王海峰;王暉;范廷恩;郭曉;王盤根;許磊;劉振坤;武靜;張雨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寧;孫楠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井點處 原始 地層 傾角 校正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井點處原始地層傾角校正方法,其步驟:1)提取井點處構造面的方位角與傾角;2)基于已有傾角測井數據提取井點處當前地層面的方位角與傾角;3)校正原始地層傾角θ;4)利用弧度與角度換算公式,將原始地層傾角θ的計算結果由弧度轉換為角度;若轉換后的原始地層傾角θ>90°,則取其補角為原始地層傾角。本發(fā)明能對原始地層傾角校正,操作過程簡單化、流程化。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油氣田勘探開發(fā)技術領域,特別是關于一種井點處原始地層傾角校正方法。
背景技術
地層是地質歷史上某一時代形成的成層的巖石或堆積物,地層傾角是指地層面最大傾斜線的下傾方向與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線所夾的夾角。地層傾角在油氣田勘探開發(fā)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層理是沉積巖中重要的沉積構造現象,利用地層傾角研究沉積巖的層理構造,分析古水流方向和水動力條件,了解沉積物的搬運方向和沉積環(huán)境,能夠指導有利的勘探方向;河流相儲層是重要的儲層類型,利用地層傾角研究曲流河點壩內部結構,能夠分析點壩的側積方向和側積層規(guī)模,有效指導河流相儲層構型解剖和隔夾層研究。然而,后期構造運動會導致地層進一步傾斜甚至反轉,破壞了地層的原始傾斜狀態(tài)。因此,在油氣田勘探開發(fā)過程中,為了獲得初始的地層信息,必須進行原始地層傾角校正。
當構造面傾角較小時,對原始地層的傾角影響較小,地質工作者往往采用當前地層面的傾角近似代替原始地層傾角;而當構造面傾角較大,尤其是其方位角與地層方位角差別較大時,對原始地層的傾角影響較大,甚至導致地層傾向反轉。但對于原始地層傾角校正,目前僅有較為零散的計算公式,尚無系統的校正方法和流程。
發(fā)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井點處原始地層傾角校正方法,該方法能對原始地層傾角校正,操作過程簡單化、流程化。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井點處原始地層傾角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提取井點處構造面的方位角與傾角;2)基于已有傾角測井數據提取井點處當前地層面的方位角與傾角;3)校正原始地層傾角θ;4)利用弧度與角度換算公式,將步驟3)中原始地層傾角θ的計算結果由弧度轉換為角度;若轉換后的原始地層傾角θ>90°,則取其補角為原始地層傾角。
進一步,所述步驟1)中,將構造面數據和井點處的井數據導入Petrel平臺,利用該平臺將井點處構造面數據導入井點報告中,提取井點處構造面的方位角和井點處構造面的傾角α1。
進一步,所述步驟2)中,將井點處的地層分層數據和該井點處的傾角測井數據導入Petrel平臺,在分層數據的屬性內,利用方位角的屬性運算提取井點處當前地層面的方位角利用地層傾角的屬性運算提取井點處當前地層面的傾角α2。
進一步,所述步驟3)中,井點處原始地層傾角θ為井點處構造面與當前地層面之間的夾角。
進一步,井點處構造面與當前地層面之間的夾角計算過程為:3.1)將井點處的構造面和當前地層面簡化為兩個平面:3.2)求取兩個平面的法向量;3.3)求取兩個平面法向量的夾角即為原始地層傾角θ。
進一步,所述步驟3.1)中,將井點處的構造面簡化為平面A,則其方位角為傾角為α1;將井點處的當前地層面簡化為平面B,其方位角為傾角為α2:
平面A的方程式為:
平面B的方程式為:
其中,a1、a2、b1、b2、c1、c2均為常數。
進一步,所述步驟3.2)中,平面A的法向量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未經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6959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