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云計算的三維房屋自動建模的方法與實現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67748.0 | 申請日: | 2017-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30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朱濤;吳昊;劉旭;張樂;段德亮;孫中興;宋樹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蒼穹數碼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17/05 | 分類號: | G06T17/05;G06T15/00;G06T15/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鑄成律師事務所 11313 | 代理人: | 由元;張臻賢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區中***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計算 三維 房屋 自動 建模 方法 實現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云計算的三維房屋自動建模的方法,包括:對房地產測繪數據進行處理得到二維GIS數據;根據二維GIS數據生成墻體二維輪廓線;結合墻體二維輪廓線以及房地產測繪數據中的房屋高程屬性值生成房屋墻體三維模型、房屋底面三維模型、房屋頂面三維模型、樓層墻體三維模型以及樓頂面三維模型構成的房屋三維模型。實現了房屋三維模型的建立,更加直觀的體現三維房產模型的內部細節,全方位展示房屋建筑,給用戶提供了更好的三維房屋模型觀摩體驗。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基于云計算的三維房屋自動建模系統,具有上述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地理信息系統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基于云計算的三維房屋自動建模的方法,還涉及一種基于云計算的三維房屋自動建模系統。
背景技術
在地理信息系統領域中,通過地理信息系統GIS在計算機中描述真實的地理世界,隨著三維地理信息技術以及城市房屋建設的不斷發展,三維建筑模型在房屋建設領域中變得越來越重要,每個城市都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三維建筑模型的生產,由于其能夠最大限度的真實的反映房屋建設的情況,所以為用戶從三維建筑模型中直觀的了解房屋類型以及參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要想獲得三維建筑模型首先要獲取三維建筑模型數據,然而,目前三維建筑模型數據的獲取并不完整,導致了大部分的三維建筑模型只能表現建筑的外觀,無法展示其內部結構,即因為無法獲得三維建筑模型中的房屋內部三維模型三維建筑模型數據的生產技術成為了三維地理信息技術應用的巨大障礙。
因此,如何獲得房屋內部三維模型,進而從外部、內部全方位展現三維房屋建筑模型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云計算的三維房屋自動建模的方法,能夠獲得房屋內部三維模型,進而從外部、內部全方位展現三維建筑模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云計算的三維房屋自動建模的方法,包括:
對房地產測繪數據進行處理得到二維GIS數據;
根據所述二維GIS數據生成墻體二維輪廓線;
結合所述墻體二維輪廓線以及所述房地產測繪數據中的房屋高程屬性值生成房屋墻體三維模型、房屋底面三維模型、房屋頂面三維模型、樓層墻體三維模型以及樓頂面三維模型構成的房屋三維模型。
優選的,在上述方法中,對房地產測繪數據進行處理得到二維GIS數據,包括:
將所述房地產測繪數據中的離散線狀數據轉換為分戶房屋的面狀GIS幾何數據,所述面狀GIS幾何數據呈拓撲面結構;
將所述房地產測繪數據中的屬性信息與根據所述分戶房屋的面狀GIS幾何數據得到的分戶房屋面匹配,得到分戶房屋的GIS屬性數據;
將所述房地產測繪數據中的圖形數據轉換為分戶房屋的真實地理坐標數據;
將所述分戶房屋的面狀GIS幾何數據、所述分戶房屋的GIS屬性數據以及所述分戶房屋的真實地理坐標數據結合,形成分戶房屋的所述二維GIS數據。
優選的,在上述方法中,將所述房地產測繪數據中的離散線狀數據轉換為分戶房屋的面狀GIS幾何數據,包括:
利用GIS平臺的線轉面功能將所述離散線狀數據轉換為所述分戶房屋的面狀GIS幾何數據。
優選的,在上述方法中,將所述房地產測繪數據中的屬性信息與根據所述分戶房屋的面狀GIS幾何數據得到的分戶房屋面匹配,得到分戶房屋的GIS屬性數據,包括:
根據所述房地產測繪數據中的房屋平面圖提取所述屬性信息,所述屬性信息包括分戶房屋的樓層號、相對起始高程值、層高信息、屬性表以及文字注記,所述文字注記中包括有分戶房屋的ID標識;
通過空間關系以及所述分戶房屋的ID標識將所述文字注記與所述分戶房屋面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蒼穹數碼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蒼穹數碼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6774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