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中藥固化塑型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666205.7 | 申請日: | 2017-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49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梁旌 | 申請(專利權)人: | 梁旌 |
| 主分類號: | A61K9/20 | 分類號: | A61K9/20;A61K47/46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28 | 代理人: | 馮智文,聶啟新 |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 固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草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中藥固化塑型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中醫(yī)的發(fā)源地,中醫(yī)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中醫(yī)治療中最重要的手段是服用煎煮好的中草藥汁液。人們從藥店購買中草藥時,由藥店員工按照單方將不同的中草藥稱量好,然后混合包入一張紙中,再由人們帶回家煎煮。這種方法雖然歷史悠久,但是具有不美觀、容易散落、煎煮時不方便的缺點。在現代社會,大批量的中草藥在運輸時,采用這種傳統(tǒng)紙包的方法也不便于標準化運輸。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申請?zhí)峁┝艘环N中藥固化塑型方法。本發(fā)明在不改變中藥組方性味的基礎上,解決了中草藥散裝不便于包裝的缺點,便于存放和煎煮,同時也提高了美觀度。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中藥固化塑型方法,按照中藥單方將中草藥粉碎成顆粒狀,加入粘合劑,采用模壓、烘干固化的方法制成塊體;所述粘合劑與所述中草藥的重量比為3:97。
優(yōu)選的,將中草藥粉碎成顆粒狀的粒度大小是1mm-3mm。
優(yōu)選的,所述模壓的壓力范圍是2MPa-10MPa。
優(yōu)選的,所述烘干的溫度范圍是30-70℃。
優(yōu)選的,所述包括山藥粉、番薯粉、及葛根粉。
本發(fā)明有益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發(fā)明可以根據不同單方或者成方的中草藥組方來調整粘合劑的原料用量,根據組方中中草藥的性味配合不同調整粘合劑的成分。本發(fā)明能改變傳統(tǒng)中藥外觀散亂、不適合標準化包裝、不便于煎煮的問題。
本發(fā)明采用的粘結劑粘合緊密,煎煮時散開。葛根粉等成分對中藥的藥效沒有影響。根據組方不同來調整粘合劑的成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具體描述。
實施例1
(1)治療外感風寒,發(fā)熱,頭痛,麻疹,痢疾等癥的中藥成方: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jié)),桂枝二兩(去皮),芍藥二兩(切),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組成。
(2)把這些中草藥混合起來粉碎到1mm左右的顆粒度大小,然后加入粘合劑。粘合劑的成分是葛根粉的重量百分比為100%。粘合劑的總重量與中草藥的總重量之比為3:97。
(3)然后進行模壓,加10MPa壓力,40-50℃溫度固化。即可。
實施例2
(1)治療少陽病證、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的中藥成分:柴胡(30g);黃芩(18g);人參(18g);半夏清,(18g);甘草炙,(18g);生姜切,(18g);大棗擘,(12枚)組成。
(2)把這些中草藥混合起來粉碎到3mm左右的顆粒度大小,然后加入粘合劑組合物。粘合劑的成分是山藥粉的重量百分比為50%,番薯粉的重量百分比為50%。粘合劑的總重量與中草藥的總重量之比為3:97。
(3)然后進行模壓,加5MPa壓力,50℃溫度固化。即可。
實施例3
(1)例如治療胃氣虛證,面色萎黃,語聲低微,氣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數的中藥成分:人參、白術、茯苓各9g,甘草6g。
(2)把這些中草藥混合起來粉碎到2mm左右的顆粒度大小,然后加入粘合劑組合物。粘合劑的成分是山藥粉的重量百分比為50%,番薯粉的重量百分比為50%。粘合劑的總重量與中草藥的總重量之比為3:97。
(3)然后進行模壓,加2MPa壓力,70℃溫度固化。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梁旌,未經梁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6620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復方頭孢氨芐注射液
- 下一篇:一種恩曲他濱片劑以及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