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柱狀鋰離子電池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及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62933.0 | 申請日: | 2017-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8227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5 |
| 發明(設計)人: | 費江亮;孫登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偉飛 |
| 主分類號: | H01M10/613 | 分類號: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2;H01M10/6554;B60L58/26 |
| 代理公司: | 41136 濮陽華凱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傳明<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311800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柱狀 鋰離子電池 散熱 裝置 制造 方法 及其 | ||
1.一種用于柱狀鋰離子電池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底座(11)和傳熱管(2)一體成型,底座(11)與傳熱管(2)通過鑄造模具澆注一體成型;
(b)導流板(13)的安裝,將導流板(13)插入相鄰傳熱管(2)之間;
(c)然后將內連接層(121)通過連接孔套接于傳熱管(2)上,從而設置于底座(11)上,所述內連接層(121)采用鍛壓或者模具鑄造的方法;
(d)最后通過外連接層(122)固定內連接層(121)和傳熱管(2)的一端部(A),同時密封整個底座(11)的開口;所述外連接層(122)利用底座(11)、內連接層(121)與外部模具形成澆注腔室,通過二次澆注直接形成外連接層(1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柱狀鋰離子電池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傳熱管(2)穿出底座(11)部分的長度小于等于所述傳熱管(2)總長度的六分之一。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柱狀鋰離子電池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和傳熱管(2)的材質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柱狀鋰離子電池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板(13)垂直接觸于底座(11)內側下表面并由相鄰傳熱管(2)夾緊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柱狀鋰離子電池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開口處內壁上設置用于連接內連接層(121)的凹槽(111),所述凹槽(111)的深度大于內連接層(121)的厚度。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柱狀鋰離子電池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連接層(121)上的連接孔與傳熱管(2)的外壁間隙為0.1-0.2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柱狀鋰離子電池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連接層(121)的厚度占內連接層(121)與外連接層(122)的厚度之和的40-6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柱狀鋰離子電池散熱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連接層(122)所需二次澆注的溫度控制在680-720℃之間。
9.根據上述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制造方法所生產的散熱裝置,包括散熱箱體(1)、多根傳熱管(2)以及設置于散熱箱體(1)上的流體輸入口(3)和流體輸出口(4),所述傳熱管(2)內安裝鋰離子電池,并貫穿散熱箱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箱體(1)包括一端開口的空心箱體結構的底座(11)以及與傳熱管(2)一端部(A)連接并同時密封底座(11)上開口處的蓋板(12),所述傳熱管(2)的另一端部(B)管壁外表面與底座(11)一體連接;所述蓋板(12)包括連接于底座(11)開口處內壁上的內連接層(121)以及包裹于內連接層(121)外的外連接層(12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偉飛,未經張偉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6293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液態金屬的電池散熱裝置
- 下一篇:鋰電池均溫散熱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