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藍光阻隔比樹脂鏡片基片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62261.3 | 申請日: | 2017-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791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5 |
| 發明(設計)人: | 謝公晚;謝公興;吳春凱;朱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明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22 | 分類號: | G02B5/22;G02B1/04;G02C7/10;C08L75/04;C08K13/02;C08K5/3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3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藍光 阻隔 樹脂 鏡片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高藍光阻隔樹脂鏡片基片,由如下成分組成,其重量份數為:
組分A(MR-8 A) 45~55份,
組分B1(MR-8 B1) 15~25份,
組分B2(MR-8 B2) 30~40份,
藍光吸收劑1.8~2.5份,
催化劑0.3~0.8份,
脫模劑0.1~0.3份,
藍色有機顏料1~3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高藍光阻隔樹脂鏡片基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組分A為聚氨酯樹脂MR-8A,產自日本三井化學株式會社;
所述組分B1為季戊四醇四-3-硫基丙酸酯MR-8B1,產自日本三井化學株式會社;
所述組分B2為2,3-二(2-巰基乙硫基)-1-丙硫醇MR-8B2,產自日本三井化學株式會社;
所述藍光吸收劑為UVL-0201,產自日本富士膠片株式會社;
所述催化劑為KC-1A-1,產自日本三井化學株式會社;
所述脫模劑為MR-INNER,產自日本三井化學株式會社;
所述藍色有機顏料為HISOL B75,產自韓國 KOC SOLUTION公司。
3.一種高藍光阻隔樹脂鏡片的制備方法,采用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組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一)清洗模具后,在0.6MPa氣壓條件下裝配模具;
(二)按重量份數將組分A、藍光吸收劑添加到密封式配料桶中,在23~27℃下,攪拌混合均勻得到混合液料;
(三)按重量份數向配料桶添加催化劑,脫模劑,藍色有機顏料,在23~27℃下,攪拌混合均勻得到混合液料;
(四)降溫至9±2℃,按重量份數添加組分B1和組分B2,在溫度為9±2℃條件下抽真空攪拌至混合均勻;
(五)脫氣過濾后,在9±2℃,氣壓為0.15MPa條件下,使用氮氣加壓將原料注入組裝好的模具中,密封;
(六)充填好的模具在10~130℃溫度條件下進行一次固化1~24h,將固化好的模具撬開分離出模具和成形好的鏡片;
(七)將成形好的鏡片進行修邊,得到精確直徑和高光潔度邊緣的鏡片;
(八)將修整好的鏡片進行多槽超聲波清洗,清洗后的鏡片在固化爐內進行二次固化,依次為(1)在最高溫度為130℃的升溫條件下,固化1h,(2)在130℃的恒溫條件下,固化3h,(3)在由130℃降溫至30℃,固化1h;
(九)對二次固化后的鏡片進行檢驗,選出合格鏡片基片;
(十)對基片進一步加硬、鍍膜,檢驗后成為高藍光阻隔樹脂鏡片。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高藍光阻隔樹脂鏡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七)中,修邊后的鏡片直徑為75. 35±0. 15mm或70. 35±0. 15mm,其對應的光度范圍為0. 00~-6.00度或-6.25~-10.00度。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高藍光阻隔樹脂鏡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九)與(十)之間還有:將加硬前的鏡片按照步驟(八)的清洗工藝要求進行多槽超聲波清洗后,采用丙酮進行擦洗處理。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高藍光阻隔樹脂鏡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十)中所述加硬工序,包括將預處理后的鏡片放入H673加硬液中進行涂覆膜,將涂覆膜后的鏡片在110±5℃下進行加硬固化2~3h,檢驗后選出合格產品。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高藍光阻隔樹脂鏡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十)中所述鍍膜工序,包括將加硬后的鏡片放入真空鍍膜機中蒸鍍減反射膜層后,按照標準進行檢驗選出合格鏡片。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高藍光阻隔樹脂鏡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硬操作在加硬室內進行,加硬室溫度20?25°C,濕度< 50%。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高藍光阻隔樹脂鏡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十中,將加硬后的鏡片放入真空鍍膜機中蒸鍍減反射膜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明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明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62261.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