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鈣鈦礦量子點復合偏振發光薄膜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60902.1 | 申請日: | 2017-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834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瑞擴;曹超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致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J5/18 | 分類號: | C08J5/18;C08L27/16;C08L33/20;C08L1/12;C08K3/16;C08K5/17;C08K5/18;C09K11/02;C09K11/06;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周游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鈣鈦礦 量子 復合 偏振 發光 薄膜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鈣鈦礦量子點復合偏振發光薄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鈣鈦礦原料組分和聚合物組分溶解于有機溶劑中,得到成膜溶液;
S2、將所述成膜溶液涂覆在基底材料上;
S3、對涂覆有成膜溶液的基底材料進行干燥處理,基底材料上形成復合發光薄膜;和
S4、拉伸步驟S3中形成的復合發光薄膜,形成鈣鈦礦量子點復合偏振發光薄膜;
其中,步驟S3中基底材料上形成的復合發光薄膜中的溶劑含量在3-15wt%;
所述鈣鈦礦原料組分為能夠用于制備通式為ABX3的鈣鈦礦量子點的有機鹽和/或無機鹽,其中,A為Cs+、Rb+、CH3NH3+或CH(NH2)2+,B為Pb2+或Sn2+,X為Cl-、Br-或I-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鈣鈦礦原料組分為AX1和BX22,其中,A為Cs+、Rb+、CH3NH3+或CH(NH2)2+,B為Pb2+或Sn2+,X1和X2相同或不相同地選自Cl-、Br-或I-;
所述AX1和BX22的摩爾比1.5-4:1;
鈣鈦礦原料組分在所述有機溶劑中的濃度為0.02-0.12mol/L;聚合物與有機溶劑的質量比為1:(10-5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組分選自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聚丙烯腈、醋酸纖維素和三醋酸纖維素中的至少一種;和/或
所述有機溶劑為極性溶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極性溶劑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亞砜、N-甲基吡咯烷酮和γ-羥基丁酸內酯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鈣鈦礦原料組分在所述有機溶劑中的濃度為0.05-0.10mol/L;聚合物與有機溶劑的質量比為1:(10-4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將鈣鈦礦原料組分和聚合物組分溶解于有機溶劑中,在40-70℃下攪拌0.5-2小時,靜置,然后選用500-1000目的過濾網對混合溶液進行過濾,真空脫除氣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成膜溶液在基底材料上的涂覆厚度為200μm-1000μ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的干燥處理的溫度為20-60℃。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的干燥處理在真空條件下進行干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步驟S3中基底材料上形成的復合發光薄膜中的溶劑含量在3-5wt%或者10-15wt%時,實施步驟S4。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步驟S3中基底材料上形成的復合發光薄膜中的溶劑含量在10-15wt%,實施步驟S4,然后將形成鈣鈦礦量子點復合偏振發光薄膜重新在20-80℃下干燥至所述薄膜中的有機溶劑組分全部揮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致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經致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6090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