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內拉手總成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59325.4 | 申請日: | 2017-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861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秀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永康市零位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3/00 | 分類號: | E05B3/00;E05B17/20;E05B6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1302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花街鎮***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撥軸 保險撥片 復位撥片 保險板 保險旋鈕 體內 內拉手 轉動 解開 保險 復位彈簧 拉手蓋板 拉手殼體 向上移動 向下移動 旋轉把手 換向板 總成本 開鎖 上鎖 鎖點 軸承 把手 驅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內拉手總成,包括拉手殼體(01)、拉手蓋板(02)、把手(03)、軸承(04)、撥軸一(05)、復位撥片(06)、換向板(07)、復位彈簧(08)、內保險旋鈕(09)、內保險撥片(10)、解保險板(11)和撥軸二(12),其特征是:所述的內保險旋鈕(09)驅動鎖體內保險上鎖,同時固設在其上的內保險撥片(10)推動解保險板(11)向上移動,旋轉把手(03)時,固設在其上的撥軸一(05)及復位撥片(06)一起轉動,復位撥片(06)推動解保險板(11)向下移動并推動內保險撥片(10)旋轉從而解開鎖體內保險,同時撥軸一(05)推動撥軸二(12)轉動以解開鎖體內各鎖點,實現解保險、開鎖功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盜鎖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內拉手總成。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現有防盜門鎖的內拉手總成存在如下不足。
1、一種內保險功能與內把手內開功能是相互獨立的,內保險上鎖后,必須先旋轉內保險旋鈕解開內保險,然后才能旋轉內拉手開門,不利于快速逃生;另一種具備一鍵開鎖功能的防盜鎖,其主要動作機構或零件是設置在鎖體上,往往導致鎖體設計復雜,鎖體內機構布局困難。
2、內把手與外把手要么相互聯動使得操作手感偏重;要么在鎖體內設置多個撥軸并配合兩個方桿來實現內、外把手的獨立操作,但因此成本增加且結構復雜。
3、拉手總成要么有區分左右,要么需要拆卸連接螺栓調整把手安裝方向,比較復雜,對廠家、物流、銷售及最終用戶都造成一定的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內拉手總成,實現內外拉手獨立驅動,簡單快速地把手換向,旋轉把手一鍵解保險、開鎖的性能及功能。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內拉手總成,包括拉手殼體(01)、拉手蓋板(02)、把手(03)、軸承(04)、撥軸一(05)、復位撥片(06)、換向板(07)、復位彈簧(08)、內保險旋鈕(09)、內保險撥片(10)、解保險板(11)和撥軸二(12),其特征是:所述的內保險旋鈕(09)驅動鎖體內保險上鎖,同時固設在其上的內保險撥片(10)推動解保險板(11)向上移動,旋轉把手(03)時,固設在其上的撥軸一(05)及復位撥片(06)一起轉動,復位撥片(06)推動解保險板(11)向下移動并推動內保險撥片(10)旋轉從而解開鎖體內保險,同時撥軸一(05)推動撥軸二(12)轉動以解開鎖體內各鎖點,實現解保險、開鎖功能。
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案為:所述的內保險旋鈕(09)穿插設置在所述的拉手殼體(01)上并與其轉動配合,所述的內保險旋鈕(09)設置有多個安裝定位缺口(091)。
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案為:所述的解保險板(11)設置有銷釘(131)、導向孔(111)、導向孔(112)和凸塊(113),所述的導向孔(111)套穿在所述的內保險旋鈕(09)上,所述的拉手殼體(01)上設置有導柱(011),所述的導向孔(112)套設在所述的導柱(011)上,所述的解保險板(11)與所述的拉手殼體(01)滑動配合。
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案為:所述的內保險撥片(10)設置有驅動孔(102)、與所述的安裝定位缺口(091)相配合的通孔(101),所述的驅動孔(102)套設在所述的銷釘(131)上并與其滑動配合,所述的內保險撥片(10)通過通孔(101)和安裝定位缺口(091)與所述的內保險旋鈕(09)裝配在一起。
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案為:所述的軸承(04)的外圈與所述的拉手殼體(01)的法蘭孔(012)緊配固裝,所述的撥軸一(05)設置有限位槽(051)和多邊形定位柱(052),所述的把手(03)設置有相應多邊形定位孔(031),所述的撥軸一(05)穿插通過所述的軸承(04)的中心孔與所述的把手(03)通過螺栓固聯,且所述的多邊形定位柱(052)與所述的多邊形定位孔(031)配合的裝配方向為所述的限位槽(051)在所述的把手(03)的長度方向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永康市零位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永康市零位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593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