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方位激光告警系統構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58963.4 | 申請日: | 2017-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0486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文建;朱炳斐;李武森;張峻乾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3/782 | 分類號: | G01S3/782;F41H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馬魯晉 |
| 地址: | 21009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全方位 激光 告警 系統 構建 方法 | ||
1.一種全方位激光告警系統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構建光學系統,使得激光經光學系統成像在探測器上光斑的直徑等于光敏面的半徑;光學系統視場角為30°,光斑到達探測器邊緣時畸變最小,光學系統的具體參數指標計算如下:
(1)入瞳尺寸D
選定透鏡的邊框為視場光闌即為入瞳,假設激光發射功率為Pt,探測器上的接收功率為Pr,探測器的信噪比為SNR,激光測距公式為:
式中,T0為單程大氣透過率;Tt是發射系統透過率;Tr是接收系統的透過率;ρ是目標的反射率;At是目標的有效反射面積;Ar是接收口徑面積;R是目標距離;θt是激光發散角;θ是目標偏離激光發射光束中心的角度;
通過上述公式,確定入瞳的最小值為12mm,本光學系統確定的入瞳為D=16mm;
(2)視場角2ω
獨立視場角為30°,即2ω=±15°;
(3)像距l'
將探測器置于離焦面l’處,
由公式r=l'tanω可求出l'=7.464mm;
(4)透鏡的焦距f'
由公式可得f'=8.612mm;
(5)F數
(6)在光學系統前加相應波段的窄帶濾光片;
步驟2、構建單個探測通道,使得能夠探測到步驟1中光學系統視場角范圍內激光的具體方位信息,其中方位信息包括方位角和俯仰角;
步驟3、將步驟2中的單個通道復制n個,n個通道環形均勻分布360°,構建整體系統從而實現無盲區全方位探測;
步驟4、在步驟3整體系統的基礎上,構建人機交互平臺,用于實時顯示高精度定位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激光告警系統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單個探測通道內依次設置光學系統、四象限探測器、一級放大電路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激光告警系統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n=24,確定過程如下:
步驟3-1、每個探測通道的視場角為30°即±15°,則需要兩兩通道視場之間重疊為15°;
步驟3-2、假設需要n個探測通道,則需滿足
(n×30-360)/n=15°
則求得n=2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激光告警系統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的人機交互平臺包括:LCD顯示屏、電源開關、蜂鳴器和按鍵,能夠進行界面切換,實時顯示系統探測到來襲激光的具體方位以及工作的通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5896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序執行存儲器請求
- 下一篇:一種射頻單元的離線做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