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層底板隱伏突水陷落柱動態定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57566.5 | 申請日: | 2017-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5009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3 |
| 發明(設計)人: | 程建遠;胡繼武;王保利;王盼;覃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 地址: | 710077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層 底板 隱伏 陷落 動態 定位 方法 | ||
1.一種煤層底板隱伏突水陷落柱動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監測準備步驟:在地面布設監測范圍覆蓋突水點的微震觀測系統;
信號采集步驟:利用所述微震觀測系統采集次生震源的微震信號,所述次生震源由高承壓底板水沖擊煤層頂板形成;
信號分析步驟:分析所述微震信號進而確定地下隱伏突水點位置;
所述信號分析步驟具體包括:從連續不間斷采集的記錄里提取微震事件;從每個微震事件中提取監測點坐標(xi,yi,zi,ti),其中,i=1,2,3……n;對監測點坐標進行靜校正,使所有接收點都在一個基準面上;采用震源最短路徑成像,精細快速在時間等值線平面圖上確定突水范圍;
所述采用震源最短路徑成像步驟具體包括:步驟5.1,選擇可假設為均勻介質的地下模型;步驟5.2,繪制不同微震監測點接收到的同一微震事件的初至時間平面圖;步驟5.3采用趨勢面分析技術對初至時間平面圖進行殘差提取,找出平面上時間最短的點的位置;殘差提取具體包括:
步驟6.1,初至時間等值線的趨勢面擬合;
設震源到監測點的初至時間ti是由其趨勢值異常值ui和干擾值si組成,即
式中i=1,2,3……n;
其中,ti為走時監測值,為走時趨勢值,ui為走時的異常值;
設地面有n組監測值(xi,yi,zi,ti)其中i=1,2,3……n,其中(xi,yi,zi)為監測點坐標,ti為走時監測值,由于數據進行靜校正,所以采用P次多項式對其進行趨勢面擬合為:
其中,P為趨勢面的次數;b0,b1,b2,...,bL-1為待定系數;L為擬合系數的個數,L=(P+1)(P+2)/2;
將n對監測點(xi,yi,zi)及對應的走時監測值ti帶入上式,按照最小二乘法估值原理,令
根據極值定理,為使Q達到最小,對上式求導解算大型線性方程組,可以求出L個系數值,求出擬合曲面;
步驟6.2,擬合度計算;
設ti,為第i個監測點上走時的監測值和趨勢值,為其平均值,總離差平方和
其中,Q2數值越大,則擬合程度越高;式中,
步驟6.3,顯著性檢驗
趨勢面擬合的效果,采用F分布進行輔助性檢驗:
式中,L′為多項式趨勢面方程系數的個數;n為監測點數;Q1的自由度為n-L;Q2的自由度為L-1;
對于給定的檢驗水平α,查表得到臨界值Fα;當F>Fα時,則認為趨勢面反應量的變化情況顯著,反之則不顯著;
步驟6.4,殘差提取;
微震事件進行趨勢面分析以后,分離出來的異常走時數據具有數學期望值為0,方差最小的統計特性,整體趨于正態分布;這是走時異常閾值劃分的定量標準可以確定為:
為異常點,即為初至時間平面圖上時間最短點;
此點即為距離地下出水點水平投影最近的監測點。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層底板隱伏突水陷落柱動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準備步驟中,先在較大范圍稀疏布設微震監測點用于粗定位隱伏出水點;然后,依據粗定位時圈定的工作面附近發生的微震事件,加密微震監測點用于細定位隱伏出水點;反復進行粗定位及細定位直至定位精度滿足要求。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層底板隱伏突水陷落柱動態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反演方法得到巖體微破裂發生的時刻、位置和性質,并根據微破裂的大小、集中程度、破裂密度,進而確定地下隱伏突水點的空間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5756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能環保的農業灌溉裝置
- 下一篇:基于多子波的地震數據分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