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輔助工裝結構、單軸壓力機系統及測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56763.5 | 申請日: | 2017-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873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6 |
| 發明(設計)人: | 杜小錦;史志楠;賈軍;鄧松;朱建明;田小彥;楊利勇;程偉喆;吳德久;莊英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5/00 | 分類號: | G01M5/00;G01M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遠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曉波 |
| 地址: | 200041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輔助工裝 壓力機 單軸 懸置 定位部件 壓力機系統 安裝結構 定位結構 動靜剛度 固定結構 連接結構 配合固定 測試 產品開發周期 單軸壓力 工作平臺 結構安裝 連接部件 豎直狀態 相對設置 定位塊 橫向力 配合面 作動軸 三軸 縱梁 測量 施加 配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輔助工裝結構、單軸壓力機系統及測試方法,該輔助工裝結構包括定位部件,包括安裝結構和定位結構,安裝結構用于與單軸壓力機的工作平臺的安裝;定位結構用于與第一部分配合固定,以使懸置的縱梁配合面處于豎直狀態;定位塊,其與定位部件橫向相對設置,與定位部件配合施加橫向力于第一部分;連接部件,包括固定結構和連接結構,固定結構用于與單軸壓力機的作動軸配合固定;連接結構用于與第二部分連接;與現有技術中必須使用三軸壓力機獲取懸置X軸和Y軸方向動靜剛度相比,將本文所提供的輔助工裝結構安裝于單軸壓力機上,可以實現懸置X軸和Y軸方向動靜剛度的測量,大大降低懸置測試的成本,縮短產品開發周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懸臂動靜剛度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輔助工裝結構、單軸壓力機系統及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懸置為組成車輛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響車輛的乘坐以及行駛的舒適性。通常,懸置在配置于車輛上之前,都需要對其性能參數進行測試。
動靜態剛度為衡量懸置性能的重要參數。在實際開發過程中,需要對懸置的Z軸、X軸和Y軸三軸的動靜態剛度進行測量,其中將豎直方向定義為Z軸,水平面內沿車輛寬度方向和長度方向分別定義為X軸和Y軸。
因X軸和Y軸動靜剛度測試時,需要同時加載Z向預載,故現有技術中Z軸、X軸和Y軸方向動靜剛度需要專門的三軸壓力設備才能進行測試。
但是,三軸壓力設備成本比較高,這大大增加了懸置動靜態剛度測試的試驗成本。
故,如何降低懸置動靜態剛度測試的試驗成本,是本領域內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單軸壓力機的輔助工裝結構,用于懸置的動靜剛度測試,所述懸置包括通過彈性部件連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上設置有與縱梁配合安裝的縱梁連接結構,所述第二部分上設置有與變速箱殼體配合連接的變速箱安裝結構,包括:
定位部件,包括安裝結構和定位結構,所述安裝結構用于與單軸壓力機的工作平臺的安裝;所述定位結構用于與所述第一部分配合固定,以使所述懸置的縱梁配合面處于豎直狀態;
定位塊,其與所述定位部件橫向相對設置,與所述定位部件配合施加橫向力于所述第一部分;
連接部件,包括固定結構和連接結構,所述固定結構用于與單軸壓力機的作動軸配合固定;所述連接結構用于與所述第二部分連接。
與現有技術中必須使用三軸壓力機獲取懸置X軸和Y軸方向動靜剛度相比,將本文所提供的輔助工裝結構安裝于單軸壓力機上,可以實現懸置X軸和Y軸方向動靜剛度的測量,大大降低懸置測試的成本,縮短產品開發周期。
可選的,所述定位結構設置于所述定位部件側面,且與所述第一部分的縱梁連接結構配合安裝固定。
可選的,所述連接部件的連接結構與所述第二部分上的變速箱安裝結構配合固定。
可選的,定位部件的數量為兩個,其中一者為所述定位塊,所述連接部件具有兩個所述連接結構,分別用于與兩個所述定位部件上固定的相應懸置的第二部分連接。
可選的,所述連接部件為Z型結構或者U型結構,所述連接部件包括主體,所述主體的頂面設置有所述固定結構,所述連接結構包括第一連接結構和第二連接結構,分別設置于所述主體與兩個所述定位部件相對的兩側面。
可選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本體和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可拆卸連接于所述本體,所述安裝結構設于所述本體,所述定位結構設于所述定位件;所述本體上設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定位件的兩個固定工位,分別將所述懸置配置成水平狀態和豎直狀態。
可選的,所述定位件為U型結構,包括橫壁和連接于所述橫壁兩端部的立壁,所述定位結構設于兩所述立壁的端面;所述橫壁與所述本體可拆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5676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