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臉檢測防欺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56108.X | 申請日: | 2017-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99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3 |
| 發明(設計)人: | 郭欣;牛紅闖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王山 |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欺騙 方法 | ||
本發明供了一種人臉檢測防欺騙方法,第一步攝像裝置獲取拍攝的圖像;第二部判斷所述圖像中是否包含人臉圖形,若是,存為第一變量;若否,存為第二變量;第三部分別提取第一變量中是特征區域和除去所述特征區域的背景區域;第四部將上一步中的背景區域與第二變量對應的區域進行對比,若差異度超過預設值,則判斷識別人臉為照片;若差異度沒有超過預設值,則判斷人臉為真實人臉。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人臉檢測防欺騙方法不需要虹膜,指紋等輔助相關設備和雙目攝像頭,可以節省相關成本;也不需要使用者進行配合動作,用戶體驗更好,而且可以防止對方通過錄制視頻的方式通過人臉檢測。程序的運行速度較快,適合嵌入式環境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人臉識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人臉檢測防欺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在門禁安防系統中應用非常廣泛。相較于虹膜,指紋等體貌特征,人臉更直觀,而且可以配合城市監控網絡使用,方便查詢者的后期調查。但是目前人臉識別中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無法區分人臉和照片。而且,現在社交網絡特別發達,人們可以通過下載別人的照片,從而騙過人臉識別系統,實現開鎖。使得識別的功能缺乏有效性;目前的做法一般是利用紅外、多種生物特征鑒別組合等方式來避免照片欺騙等類似問題,但具有成本較高,不利于人臉識別技術的推廣;或者通過讓人做一些配合動作來實現真人和圖片的區分,但是這種方法無法區分視頻和人臉。而且需要人配合,用戶體驗不好。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人臉檢測防欺騙方法,以通過單個攝像頭實現人臉檢測的真偽辨識。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人臉檢測防欺騙方法,包括步驟:
(1)攝像裝置獲取拍攝的圖像;
(2)通過Haar分類器,檢測所述圖像中是否包含人臉圖形矩形框,若是,存為第一變量;若否,存為第二變量;
(3)分別提取第一變量中是特征區域和除去所述特征區域的背景區域;
(4)將步驟(3)中的背景區域與第二變量對應區域進行對比,若差異度超過預設值,則判斷識別人臉為照片;若差異度沒有超過預設值,則判斷人臉為真真實人臉。
進一步的,所述背景區域為全部背景或部分背景。
進一步的,所述特征區域為矩形框。
進一步的,所述特征區域為通過膚色檢測的人臉區域。
進一步的,步驟(2)中所述人臉圖形來自真實人臉或照片。
進一步的,步驟(1)中利用opencv、emgucv、aforge開源庫函數中的一種獲取圖像。
進一步的,步驟(3)中利用ASM算法或AAM算法,提取人臉圖形中的特征點。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人臉檢測防欺騙方法具有以下優勢: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人臉檢測防欺騙方法不需要虹膜,指紋等輔助相關設備和雙目攝像頭,可以節省相關成本;也不需要使用者進行配合動作,用戶體驗更好,而且可以防止對方通過錄制視頻的方式通過人臉檢測。程序的運行速度較快,適合嵌入式環境使用。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人臉檢測防欺騙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工業大學,未經河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5610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