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植物次生代謝產物在生物質厭氧發酵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54246.4 | 申請日: | 2017-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91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田云;王翀;盧向陽;楊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P5/02 | 分類號: | C12P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128 湖南省長沙***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植物 次生 代謝 產物 生物 質厭氧 發酵 中的 應用 | ||
1.植物次生代謝產物在生物質厭氧發酵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通過向總固體含量4-45%之間的生物質厭氧發酵原料中加入植物次生代謝產物,混勻,從而使加入的植物次生代謝產物能夠促進厭氧發酵體系中相關微生物的活動,從而提高生物質資源厭氧發酵產甲烷的含量;所述的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為芍藥甙或黃酮醇苷,其中,所述芍藥甙的用量為0.0002-0.01g/g VS物料,所述黃酮醇苷的用量為0.0002-0.0006g/g VS物料;所述厭氧發酵體系中采用的微生物為馬氏甲烷球菌、地下甲烷桿菌、西西里甲烷八疊球菌、竹節狀甲烷鬃菌、寒冷產甲烷菌和嗜酸甲烷八疊球菌;所述VS為揮發性固體。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用于促進多種農業廢棄物厭氧共消化產甲烷性能的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⑴物料預處理方式:厭氧發酵原料取回后自然風干,破碎至1cm的小段,置于陰涼干燥處備用;豬糞為人工干清糞,取回后置于4℃冰箱中冷藏備用;厭氧活性污泥取自CSTR反應器,取回后調節含水率,儲存于密封的容器中并通入氮氣,使之與大氣中的氧氣隔絕,并使容器中的溫度保持在15-25℃;在隔離空氣的條件下向容器內加入營養物,其每天的營養物加入量為容器內污泥容積的0.5-1.5%,并隨時導出容器內的氣體;
⑵植物次生代謝產物添加方式:將不同濃度的植物次生代謝產物與物料一并投入厭氧活性污泥中,所述的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為芍藥甙或黃酮醇苷,其中,所述芍藥甙的用量為0.0002-0.01g/g VS物料,所述黃酮醇苷的用量為0.0002-0.0006g/g VS物料;
⑶厭氧消化進料要求:利用全自動甲烷潛能測試裝置AMPTS進行中溫批式厭氧消化反應;按照厭氧活性污泥與物料的揮發性固體比例為2:1,豬糞與厭氧發酵原料的揮發性固體比為1:1進料,并控制發酵罐內總固體濃度為10%。按照步驟⑵添加提取物;添加完畢后,手動搖勻反應瓶,利用橡膠塞將瓶口封住,連接機械攪拌,然后將瓶子裝進37℃恒溫水浴鍋,采用聚乙烯軟管將實驗裝置的各個單元連接起來,充氮氣2min保證厭氧環境,在充氮完畢后迅速連接CO2吸收單元;設置攪拌周期為開啟60s,停止60s,攪拌強度為84rpm;實驗啟動,產生的數據被AMPTS軟件記錄并處理,實驗結束后從電腦中導出標準狀態下的數據;
所述方法的厭氧發酵體系中采用的微生物為馬氏甲烷球菌、地下甲烷桿菌、西西里甲烷八疊球菌、竹節狀甲烷鬃菌、寒冷產甲烷菌和嗜酸甲烷八疊球菌;所述VS為揮發性固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農業大學,未經湖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5424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