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銅摻雜三氧化鎢復合納米纖維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53020.2 | 申請日: | 2017-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1988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新;馬歌;陳志鴻;金名亮;周國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肇慶市華師大光電產業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J23/888 | 分類號: | B01J23/888;B01J35/06;C02F1/30;C02F101/30;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 地址: | 526040 廣東省肇慶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摻雜 氧化鎢 復合 納米 纖維 材料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銅摻雜三氧化鎢復合納米纖維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將偏鎢酸銨溶于水,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攪拌得到前驅體溶液;
S2.將S1中前驅體溶液進行靜電紡絲,得到初紡纖維;
S3.將S2中制備得到的初紡纖維煅燒,冷卻后得到三氧化鎢納米纖維;
S4.將S3中三氧化鎢納米纖維浸漬在銅鹽溶液中,煅燒后得到所述材料;
S1中,偏鎢酸銨與水的固液比為(0.2~0.8):1g/ml;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為(1~2)×106;聚乙烯吡咯烷酮與水的固液比為(0.1~0.5):1g/ml;
S2步驟靜電紡絲中,電壓為16~25KV,接收距離為12cm,推進速度為0.005~0.1ml/min;S4中,銅鹽為氯化銅;銅鹽溶液的濃度為1.0~6.0g/L,銅相對于三氧化鎢的質量分數為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銅相對于三氧化鎢的質量分數為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為1.3×10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偏鎢酸銨與水的固液比為(0.5~0.6):1g/ml;聚乙烯吡咯烷酮與水的固液比為(0.2~0.4):1g/ml。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煅燒溫度為500~650℃,升溫速度為1~5℃/min,并保溫2~4小時。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浸漬溫度為80~90℃,浸漬時間為0.5~3小時。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煅燒的溫度為600~700℃,煅燒的時間為1~3h。
8.一種權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銅摻雜三氧化鎢復合納米纖維材料。
9.權利要求8所述的銅摻雜三氧化鎢復合納米纖維材料在水體污染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肇慶市華師大光電產業研究院,未經肇慶市華師大光電產業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5302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鉬酸鈷光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高效煙氣脫硫脫硝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