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耐鹽堿菌肥微生物的分離培養及系列菌肥產品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49490.1 | 申請日: | 2017-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063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昱蓉;季靜;王罡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天大天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N1/14;C05F11/08;C05G3/00;C05G3/04;C12R1/11;C12R1/085;C12R1/125;C12R1/225;C12R1/07;C12R1/885;C12R1/1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開區新技術華苑產***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菌肥 耐鹽堿 復合菌劑 混勻 土壤改良 解淀粉芽孢桿菌 布氏乳酸桿菌 產品生產工藝 地衣芽孢桿菌 膠質芽孢桿菌 巨大芽孢桿菌 枯草芽孢桿菌 蠟樣芽孢桿菌 作物抗病能力 大豆根瘤菌 菌肥微生物 泥炭 分離培養 固體菌肥 哈茨木霉 凝膠淀粉 芽孢桿菌 液體形式 載體結合 作物生長 培養基 芽孢 促生長 休眠 草炭 產酶 高鹽 雞糞 菌劑 農殘 制備 種衣 豬牛 防病 種植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鹽堿菌肥或耐鹽堿菌產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耐鹽堿促生長復合菌劑A和耐鹽堿防病產酶復合菌劑B以1∶(0.1?10)比例混勻,取混勻后的菌劑,加入高鹽農殘培養基得到菌肥或菌產品,所述復合菌劑包括:大豆根瘤菌、巨大芽孢桿菌、蠟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膠質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布氏乳酸桿菌、解淀粉芽孢桿菌、短小芽孢桿菌、多粘類芽孢和哈茨木霉組成。所述的菌肥或菌產品在促進作物生長或提高作物產量或種植土壤改良中以及在提高作物抗病能力中的應用。該產品與不同菌肥載體結合,形成固體菌肥、干燥或凝膠淀粉菌肥、液體形式的菌肥、農殘廢料菌肥、草炭菌肥、泥炭菌肥、休眠菌肥、豬牛羊雞糞菌肥以及形成種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耐鹽堿菌肥或耐鹽堿菌產品的制備方法,屬于應用微生物技術與肥料制造技術。
背景技術
菌肥亦稱生物肥、生物肥料、細菌肥料或接種劑等,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在土壤中通過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改善作物的營養條件,參與土壤中氮素的固定、物質和能量的轉化、腐殖質的形成和分解、養分的釋放。是人為方式向土壤中增加有益微生物數量,就能夠增強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從而提高土壤的肥力。
生物激素刺激作物生長。多孢菌肥中的微生物,無論在其發酵過程(可理解為微生物的自身繁殖過程),還是在土壤內的生命活動過程中,均會產生大量使用效果的赤霉素和細胞激素類等物質,這些物質在植物根系接觸后,會調節作物的新陳代謝刺激作物的生長,從而使作物產生增產效果,抑制和減少了病原的入侵和繁殖機會的、刺激有機質釋放營養的微生物。另外,可以通過功能菌設計,形成改善環境,農田污染生態治理的菌肥。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必須確立發展綠色農業就是保護生態的觀念,加快農業環境突出問題的治理”。目前,我國是世界上肥料用量最多的國家,年化肥用量超過4.2×1010kg,占世界30%左右,而氮肥當季利用率平均僅為30%左右,磷肥的70%被土壤吸附固定轉化成難溶性的磷酸鹽被土壤累積,據2004年農業部調查數據表明,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41607萬畝耕地中,超警戒面積達 504.5萬畝,占監測總面積的18.49%;污染超標面積達227.5萬畝,占監測總面積的8.34%。還有,全國污水灌溉面積達5400多萬畝,每年因重金屬污染減產糧食100億公斤,污染超標糧食120億公斤,合計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4000多萬人長期生活在污灌區內。大面積的耕地污染導致有效耕地面積減少,農產品污染超標,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下降,區域疾病流行,人體健康下降,農業及農村經濟損失巨大。據初步統計,全國每年癌癥發病人數180~200萬人,死亡140~ 150萬人,一定程度上與農產品污染超標有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天大天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天大天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494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玉米粒鮮貯發酵菌劑及鮮貯發酵工藝
- 下一篇:枯草芽孢桿菌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