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造片狀晶稀土永磁鐵氧體材料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43176.2 | 申請日: | 2017-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559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6 |
| 發明(設計)人: | 盧楊成;趙國法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凱文磁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26 | 分類號: | C04B35/26;C04B35/626;H01F1/10;H01F4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紅芳 |
| 地址: | 322105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造 片狀 稀土 永磁 鐵氧體 材料 方法 | ||
一種制造片狀晶稀土永磁鐵氧體材料的方法,屬于磁性材料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預燒;步驟(2)粗破碎;步驟(3)球磨;步驟(4)成型;步驟(5)燒結;步驟(6)磨加工;步驟(7)檢測包裝入庫。通過本發明制得的永磁鐵氧體材料,成型流動性好,取向度高,磁性能參數有較大的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磁性材料的制備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為一種制造片狀晶稀土永磁鐵氧體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的永磁鐵氧體材料的產量已達到涉及產量的一半以上。磁性能指標已與領先世界的日本TDK公司水平同步,今后更多的是還要不斷創新技術,降低消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質量。
通常永磁鐵氧體預燒結經粗碎后,要采用滾動球磨機或砂磨機將其粉碎至1μm左右才進入成型,各向異性的永磁體在成型時獲得磁場取向。球磨機對物料起到粉碎和均勻混合作用。隨著滾動球磨球磨時間加長,不可避免地產生應力與缺陷,而在晶粒料的缺陷處,容易產生低臨界場的反磁化核,球磨產生的位錯易引起局部各向異性場降低。這些地方更易產生反磁化核,影響磁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種制造片狀晶稀土永磁鐵氧體材料的方法。
本發明實現其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制造片狀晶稀土永磁鐵氧體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預燒:將永磁鐵氧體坯料在球磨機中進行初步球磨,球磨機中按照質量比,永磁鐵氧體坯料:鋼球:水=1:2:1.2;然后在富氧條件下經過微波預燒,微波頻率為500~800MHz,微波燒結溫度1000℃,微波處理時間為20~25min,生成永磁鐵氧體預燒料;
步驟(2)粗破碎:永磁鐵氧體預燒料經過粗破碎,過篩,粒度在6~8μm;
步驟(3)球磨:按質量比為1:2.5:1.3的永磁鐵氧體預燒料:鋼球:水投入振動球磨機進行球磨,得到漿料;振動球磨機的振動頻率為1000次/分鐘,振幅為5mm;振磨一小時后測試粒度,當粒度達到1μm時,就可以出料供成型使用;
步驟(4)成型:將漿料進行脫水處理,之后在壓力為20MPa 的條件下壓制成型,同時添加5000-8000A/m 的取向磁場,得到成型坯;
步驟(5)燒結,將成型坯在富氧條件下進行微波燒結,升溫至1100℃,保溫3小時,隨后冷卻;
步驟(6)磨加工,達到使用尺寸要求;
步驟(7)檢測包裝入庫。
步驟(1)中,所述永磁鐵氧體坯料由SrCO3、Fe2O3和Sm2O3組成,按照相對摩爾比,SrCO3:Fe2O3:Sm2O3=9:56:1。
步驟(3)中,鋼球按照重量比為60%的φ6 mm鋼球和40%的φ3 mm鋼球混合,第一階段保持轉速為80rpm,球磨10 小時;第二階段保持轉速為60rpm,球磨6小時;第三階段保持轉速為50rpm,球磨6 小時,完成球磨。
步驟(5)中,加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將成型坯升溫至360℃,保溫3小時;第二階段:將成型坯繼續升溫至760℃,保溫3小時;第三階段:將成型坯繼續升溫至1100℃,保溫3小時;燒結過程中三個階段的升溫速度均保持在80℃/小時以下;隨后進行冷卻,冷卻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510℃/h 的冷卻速度將燒結后的成型坯冷卻到925℃,第二階段,接著通過自然冷卻將成型體冷卻至室溫,即得到永磁鐵氧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凱文磁鋼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凱文磁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4317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純鉍中雜質元素含量的測定方法
- 下一篇:一種銻樣中微量鉍含量的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