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與時鐘對齊的方法、裝置、介質及磁共振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37925.0 | 申請日: | 2017-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025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接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2 | 分類號: | G06F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20180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 時鐘 對齊 方法 裝置 介質 磁共振 設備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數據與時鐘對齊的方法、裝置、介質及磁共振設備。該方法應用在兩個射頻脈沖發射的空閑時間間隔內,包括:接收數據同步時鐘信號;根據第一時鐘采集數據同步時鐘信號,在每次采集之后將所述第一時鐘延時一個時間步進,并根據延時后的時鐘繼續采集所述數據同步時鐘信號,直到采集到至少一個周期的數據同步時鐘信號;根據采集到的至少一個周期的數據同步時鐘信號,確定延時值;根據所述延時值對第一時鐘進行延時得到第二時鐘,并根據第二時鐘采集所述兩個射頻脈沖信號中的后一個。本技術方案能實現數據與時鐘的動態對齊,提高對齊速度和輸入數據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數據處理技術,尤其涉及一種數據與時鐘對齊的方法、裝置、介質及磁共振設備。
背景技術
MR(Magnetic Resonance,核磁共振)設備通過發射射頻脈沖,使得磁化的質子吸收射頻能量產生MR信號,MR信號接收器接收MR信號,經處理,按一定數學方法重建生成MR圖像。MR成像過程中,根據成像方法的需要,MR設備以一定的時間間隔產生多個射頻脈沖信號。而在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數字模擬轉換器)中,為了保證射頻脈沖信號傳輸的正確性,需要保證射頻脈沖信號與時鐘實現對齊。射頻脈沖信號即數據。數據與時鐘對齊是指數據的有效窗口與時鐘的變化位處于相同時刻。由于時鐘延時和數據延時的存在,當時鐘延時與數據延時的差值不為零時,時鐘相對數據窗口漂移,導致數據與時鐘無法對齊。
在現有技術中,DAC的數據與時鐘的對齊是通過在調試過程中不斷測試,找到一個合適的時鐘延時,能夠準確采集到DAC的數據,然后將這個延時固化下來。這種做法配置的延時參數在上電后就是固定的,而實際上數據與時鐘的傳輸延時是受溫度、電源電壓等因素影響的,在溫度和電源電壓變化時時鐘跳變沿與數據的有效窗口的相對位置將發生變化,無法保證數據傳輸的正確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數據與時鐘對齊的方法、裝置、介質及磁共振設備,解決傳統的數據與時鐘的對齊方法中配置的延時參數在上電后就是固定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數據與時鐘對齊的方法,應用在兩個射頻脈沖信號發射的空閑時間間隔內,該方法包括:
接收數據同步時鐘信號;
根據第一時鐘采集所述數據同步時鐘信號,在每次采集之后將所述第一時鐘延時一個時間步進,并根據延時后的時鐘繼續采集所述數據同步時鐘信號,直到采集到至少一個周期的數據同步時鐘信號;
根據所述采集到的至少一個周期的數據同步時鐘信號,確定延時值;
根據所述延時值對所述第一時鐘進行延時得到第二時鐘,并根據所述第二時鐘采集所述兩個射頻脈沖信號中的后一個。
進一步的,所述根據所述采集到的至少一個周期的數據同步時鐘信號,確定延時值,包括:
根據所述采集到的至少一個周期的數據同步時鐘信號,確定所述數據同步時鐘信號中的平穩期;
獲取平穩期中的某個點所對應的時間步進的個數,并根據所述平穩期中的某個點所對應的時間步進的個數和所述時間步進獲取所述延時值。
進一步的,所述根據所述采集到的至少一個周期的數據同步時鐘信號,確定延時值,包括:
根據所述采集到的至少一個周期的數據同步時鐘信號,確定所述數據同步時鐘信號中的平穩期;
選取寬度最大的最大平穩期的中點所對應的時間步進的個數,將所述時間步進乘以所述個數作為延時值。
進一步的,所述數據同步時鐘信號由現場可編程門陣列模塊根據第三時鐘生成,所述根據第三時鐘生成包括:
在所述第三時鐘的上升沿輸出1,下降沿輸出0,生成所述數據同步時鐘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379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