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34143.1 | 申請日: | 2017-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757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呂燦輝;王雯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士雄聚元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29/00;A61P19/02;A61K35/646;A61K35/64;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洛***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風濕性關節炎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涉及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結締性組織炎癥,根據發病時間分為急性和慢性。發作時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紅腫,肌肉酸痛,可有發熱現象或雷諾征,血液檢查顯示指標異常。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包括對關節和結締組織的影響,還可能會對人體的器官造成為危害,如胸膜炎,彌漫性間質性肺炎,肺間質纖維化,心包炎,心包積液等,因此需要及早治療,以防病情擴大。
現代醫學認為風濕性關節炎與人體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密切相關,目前注意到病毒感染與本病也有一定關系。治療方法多采用藥物和手術治療。非甾體抗炎藥,如鹽酸氨基葡萄糖顆粒、布洛芬、青霉胺、雙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產生抗炎止痛作用,對解除疼痛有較好效果,但不能改變疾病的病程;慢作用抗風濕藥,多用于類風濕關節炎及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對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較慢;細胞毒藥物,通過不同途徑產生免疫抑制作用,雖然對改善這些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但副作用雖較多且較嚴重;腎上腺皮質激素是抗炎、抗過敏藥物,明顯地改善了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病的愈后,但不能根治這些疾病,其眾多的副作用隨劑量加大及療程延長而增加,故在無法長期使用。手術治療主要通過矯正、置換關節等恢復患者活動能力,骨髓移植可通過恢復免疫系統功能來促使患者痊愈,具有顯著的療效,但存在費用高、移植失敗的問題,無法廣泛使用。
中醫認為風濕性關節炎屬痹癥范疇,“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盛者為行痹,寒氣盛者為痛痹,濕氣盛者為著痹”,造成風濕性關節炎主要由以下幾種:實邪內盛,脈絡於堵,關節紅腫熱痛,發熱,口干、苦,活動受限,舌頭舌質紅,舌苔薄黃或者黃糙,需清熱除濕,活血化瘀;寒濕內盛、脾腎虧虛,關節刺痛怕冷,遇熱痛減,舌質暗淡,部分有瘀斑,舌苔白膩或者白滑,需祛風散寒,健脾補腎;脾腎虧損,氣血雙虛,關節脫位、變形,功能喪失,肌肉萎縮,怕冷喜熱,舌頭舌質淡,舌苔薄白,需補益肝腎,驅寒除濕。濕為本病之源,為成瘀之首,治療以除濕利水為主。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針對因濕邪內盛、氣血雙虛造成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伴有發熱或器官炎癥,通過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散寒通陽、通經活絡、活血化瘀,輔以補益肝腎、消腫止痛,從而達到緩解和治愈的目的,效果穩定,費用低,無痛苦,無副作用,調理周身。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下各原料藥的份量分別為:
所述的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將赤小豆置清水中浸泡一夜,把地龍、全蝎、蠶沙粉碎后用紗布包裹。
第二步:將赤小豆、附子放入砂鍋中武火煎煮20分鐘后放入地龍、全蝎、蠶沙、丹參文火煎煮20分鐘,繼續放入忍冬藤、路路通、桂枝、海桐皮、威靈仙、青風藤、獨活、杜仲、黃柏、伸筋草、羌活、菟絲子、鹿銜草、知母、玉米須、生地煎煮15分鐘,最后放入細辛、徐長卿煎煮10分鐘后過濾藥渣取濾液。
各原料藥藥效如下:
忍冬藤,別名金銀藤、金銀花藤、右旋藤、千金藤、老翁須、金釵股、大薜荔、鷺鷥藤、水楊藤、鴛鴦草、忍冬草、左纏藤、忍寒草、通靈草、蜜桶藤、金銀花藤、金銀藤、金銀花桿、甜藤、右篆藤、二花秧、銀花秧、凈制忍冬藤、忍冬草、銀花秧、二花藤。具有清熱解毒,通絡的功效。主治溫病發熱,瘡癰腫毒,熱毒血痢,風濕熱痹。味甘,性寒。歸心、肺經。
路路通,別名楓實、楓果、楓木上球、楓香果、狼目、狼眼、九空子、楓木球。具有祛風除濕,疏肝活絡,利水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手足拘攣,脘腹疼痛,經閉,乳汁不通,水腫脹滿,濕疹。味苦,性平。歸肝、腎經。
桂枝,別名玉桂、牡桂、菌桂、筒桂。具有散寒解表,溫通經脈,通陽化氣的功效。主治風寒表證,寒濕痹痛,四肢厥冷,經閉痛經,癥瘕結塊,胸痹,心悸,痰飲,小便不利。味辛、甘,性溫。歸膀胱、心、肺經。
細辛,別名小辛、細草、少辛、細條、綠須姜、獨葉草、金盆草、萬病草、臥龍丹、鈴鐺花、四兩麻、玉香絲。具有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的功效。主治風寒表證,頭痛,牙痛,風濕痹痛,痰飲咳喘,鼻塞,鼻淵,口瘡。味辛,性溫。歸肺、腎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士雄聚元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洛陽士雄聚元醫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341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