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獼猴桃保鮮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31449.1 | 申請日: | 2017-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396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榮進;吳淵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山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B7/155 | 分類號: | A23B7/155;A23B7/154;A23B7/157 |
| 代理公司: | 成都華風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鐘顯毅 |
| 地址: | 6182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獼猴桃 保鮮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保鮮劑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獼猴桃保鮮劑。
背景技術
獼猴桃的質地柔軟,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為草莓、香蕉、菠蘿三者的混合。獼猴桃除含有獼猴桃堿、蛋白水解酶、單寧果膠和糖類等有機物,以及鈣、鉀、硒、鋅、鍺等微量元素和人體所需17種氨基酸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葡萄酸、果糖、檸檬酸、蘋果酸、脂肪,原產地在中國湖南省湘西地區,民間人工栽培的歷史達一千多年,是我國重要的水果之一,獼猴桃在8~10月高溫季節成熟,采后果實極易發生果皮褐變、果肉自溶和果實腐爛,果實保鮮期短,嚴重制約獼猴桃果實的貯運流通和銷售。目前,國內外的獼猴桃保鮮技術主要包括冷藏保鮮、化學藥劑保鮮、氣調保鮮等,其中又以化學藥劑保鮮為主,然而,以上保鮮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化學藥劑保鮮存在藥物殘留、危害人體健康等問題;冷藏、氣調等物理保鮮技術設備及場地要求高,成本不菲,難以推廣。
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關注,尋求一種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的獼猴桃保鮮方法成為國內外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獼猴桃保鮮劑,該保鮮劑的組成成份包括:殼聚糖,檸檬酸,乳酸鈉,溶菌酶,串珠菌,魔芋葡苷聚糖,磷酸氫二鈉,水。
進一步,所述組成成份按重量份計為,殼聚糖10~15份,檸檬酸7~10份,乳酸鈉3~7份,溶菌酶7~11份,串珠菌6~12份,魔芋葡苷聚糖10~15份,磷酸氫二鈉5~9份。
進一步,所述組成成份按重量份計為,殼聚糖13份,檸檬酸9份,乳酸鈉5份,溶菌酶9份,串珠菌10份,魔芋葡苷聚糖12份,磷酸氫二鈉7份。
進一步,所述串珠菌為腸膜明串珠菌。
進一步,所述魔芋葡苷聚糖的粒徑為20~300微米。
本發明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保鮮劑溶菌酶、串珠菌對新鮮果蔬的主要腐敗菌有較強的抑制能力,作為生物拮抗劑應用有較好的發展潛力。魔芋葡苷聚糖,殼聚糖能在果實表面能形成一個低O2、高CO2濃度的環境,抑制果實呼吸作用,還能防止水分損失及病害菌侵襲;磷酸氫二鈉,檸檬酸,乳酸鈉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護色、保水、防腐的作用。本發明利用有益微生物進行生物保鮮是替代化學藥劑保鮮的方法,具有無毒無殘留、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稱取檸檬酸9份,乳酸鈉5份,磷酸氫二鈉7份加水20份混合均勻。
(2)稱取殼聚糖13份,溶菌酶9份,魔芋葡苷聚糖12份,加水10份混合均勻。
(3)稱取腸膜明串珠菌10份,加入步驟(1)和(2)中的混合液,攪拌60min,即得,本發明獼猴桃保鮮劑。
實施例2
(1)稱取檸檬酸7份,乳酸鈉7份,磷酸氫二鈉5份加水20份混合均勻。
(2)稱取殼聚糖15份,溶菌酶7份,魔芋葡苷聚糖15份,加水10份混合均勻。
(3)稱取腸膜明串珠菌6份,加入步驟(1)和(2)中的混合液,攪拌60min,即得,本發明獼猴桃保鮮劑。
實施例3
(1)稱取檸檬酸10份,乳酸鈉3份,磷酸氫二鈉9份加水20份混合均勻。
(2)稱取殼聚糖10份,溶菌酶11份,魔芋葡苷聚糖10份,加水10份混合均勻。
(3)稱取腸膜明串珠菌6份,加入步驟(1)和(2)中的混合液,攪拌60min,即得,本發明獼猴桃保鮮劑。
實施例4
將上述實施例1~3制作的保鮮劑與市售化學保鮮劑應用于采摘后獼猴桃保鮮,室溫貯存90天后測其保鮮結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山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山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3144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