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檢測交流繼電器噪聲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29506.2 | 申請日: | 2017-07-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628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鄭錦義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頂科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27 | 分類號: | G01R31/327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連耀忠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檢測 交流 繼電器 噪聲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檢測交流繼電器噪聲的方法,是由單片機通過受控的驅動電路,給待測繼電器線圈施加從0到額定值的電壓,在施加過程中,單片機通過監測待測繼電器常閉靜觸點和常開靜觸點端口的電平變化,進而分析出待測繼電器動觸點是否存在抖動現象,當待測繼電器動觸點存在超出預置范圍的抖動情況時,判定待測繼電器存在噪聲。本發明既可以準確地抓出交流噪聲引起觸點抖動的不良產品,又有測試速度快的特點,不到1秒即可完成,而且還便于實現在線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繼電器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檢測交流繼電器噪聲的方法。
背景技術
交流繼電器因線圈施加的交流電源呈周期性交替過零變化,繼電器銜鐵受交變吸力及反力作用會產生交流噪聲,因此在設計時采取了預防措施,但吸力脈動變化仍會產生交流噪聲。
在交流繼電器中,其磁通隨交流電流的交變而變化,但電磁吸力并不會改變方向,總是將銜鐵吸向鐵心。交流繼電器與直流繼電器不同的是這個吸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值之間周期變化,使銜鐵產生振動噪聲,這種聲音稱為交流聲。這種振動對繼電器的觸點接觸是非常有害的。
交流繼電器在工作時,由于接觸反力和脈動吸力的相互作用,還會使銜鐵抖動而產生交流噪聲。
從交流繼電器誕生至今,交流噪聲一直是繼電器生產廠家致命的問題,現有判斷交流繼電器的交流噪聲,通常是采用耳朵能否聽到來判定產品是否合格的,判斷的依據完全由操作工界定。
現有技術的檢測交流繼電器噪聲的方法,是做一個隔音室,用一臺手動可調交流電源,電源輸出端接檢測工裝,手工將繼電器插入檢測工裝中,檢測員用一只手去調整交流電源的輸出電壓,從低往額定電壓慢慢上升,檢測員用耳朵聽交流繼電器在施加線圈電壓過程中的交流噪音大小,利用交流噪音的聽覺情況,人工判斷產品噪音是否在范圍之內。
現有技術的這種檢測交流繼電器噪聲的方法,主要存在如下弊端:
一是,需要設置單獨的隔音室;
二是,噪音的大小,完全由操作人員的聽覺來判定,判定的誤差大;
三是,勞動強度大,完全靠人工操作;
四是,測試效率慢,測試1只產品的周期,熟練工也要花費3秒時間,日產量如果在1萬個,最少要3個人,不間斷工作才能完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檢測交流繼電器噪聲的方法,既可以準確地抓出交流噪聲引起觸點抖動的不良產品,又有測試速度快的特點,不到1秒即可完成,而且還便于實現在線檢測。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檢測交流繼電器噪聲的方法,是由單片機通過受控的驅動電路,給待測繼電器線圈施加從0到額定值的電壓,在施加過程中,單片機通過監測待測繼電器常閉靜觸點和常開靜觸點端口的電平變化,進而分析出待測繼電器動觸點是否存在抖動現象,當待測繼電器動觸點存在超出預置范圍的抖動情況時,判定待測繼電器存在噪聲。
所述動觸點的預置范圍的抖動是指動觸點與常開靜觸點在相接觸過程中因吸合回跳現象所產生的抖動。
所述單片機監測待測繼電器常閉靜觸點和常開靜觸點端口的電平變化,是將單片機的兩個檢測輸入端分別連接到待測繼電器常閉靜觸點和常開靜觸點端口處,并將待測繼電器的常閉靜觸點和常開靜觸點端口分別通過一個電阻連接同一個正電位,將待測繼電器的動觸點接地,在線圈工作使動觸點脫離常閉靜觸點而吸向常開靜觸點的過程中,分別采集待測繼電器常閉靜觸點和常開靜觸點端口的電平變化。
當給待測繼電器線圈施加的電壓從0到額定值時,單片機測得常閉靜觸點端口電平和常開靜觸點端口電平均為平穩跳變,且常開靜觸點端口電平出現短暫脈動在預先設置范圍時,判定該待測繼電器為合格產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頂科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廈門頂科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295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