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熒光警示電纜在審
申請號: | 201710627100.0 | 申請日: | 2017-07-28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246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發明(設計)人: | 朱林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安雨靈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1B7/36 | 分類號: | H01B7/36;H01B7/282;H01B7/29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熒光 警示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纜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熒光警示電纜。
背景技術
所謂新型熒光警示電纜,是一種用于警示行人或者工作者的一種安全電纜,現有技術中,有些電纜僅僅包含一種聚合物元件,雖然也用于減少串擾,但是效果明顯不佳,而現在電纜包括多組非屏蔽式雙絞線對,每組雙絞線對是彼此絞合絕緣的導體線對,每組雙絞線對具有不同的絞距,其包圍多組非屏蔽式雙絞線對,其中,在多組非屏蔽式雙絞線對中具有最長絞距的非屏蔽式雙絞線對位于護套的中心,以便具有最長絞距的雙絞線對的軸與電纜的中心縱軸基本重合,還有就是現有電纜不具有熒光警示功能,應用范圍窄,起不到太大的安全作用,更會發生一些不必要的人身安全,諸多弊端依舊有待改良。
所以,如何設計一種新型熒光警示電纜,成為我們當前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熒光警示電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有些電纜僅僅包含一種聚合物元件,雖然也用于減少串擾,但是效果明顯不佳以及現有電纜不具有熒光警示功能,應用范圍窄,起不到太大的安全作用,更會發生一些不必要的人身安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熒光警示電纜,包括電纜線主體和位于電纜線主體內部的電纜芯,所述電纜線主體的外表面設有警示層,所述警示層表層設有第一熒光帶、第二熒光帶和第三熒光帶,且所述第一熒光帶、第二熒光帶和第三熒光帶相互之間對稱平行呈等間距布置,所述第一熒光帶、第二熒光帶和第三熒光帶的表面均設有由熒光油墨制成的熒光層,所述電纜線主體的外表面設有第一熒光條、第二熒光條和第三熒光條,所述第一熒光條、第二熒光條和第三熒光條的表面均設有由熒光油墨制成的熒光層,且所述第一熒光條、第二熒光條以及第三熒光條仍呈等間距布置,且第一熒光帶、第一熒光條、第二熒光帶、第二熒光條、第三熒光帶和第三熒光條呈交錯布置,所述電纜線主體的外表面上設有第一熒光警示貼、第二熒光警示貼和第三熒光警示貼,所述第一熒光警示貼、第二熒光警示貼和第三熒光警示貼的表面設有熒光粉,所述第一熒光警示貼、第二熒光警示貼和第三熒光警示貼通過膠層與電纜線主體的外表面粘連接,所述電纜線主體內部設有防水保護層,且所述防水保護層處于電纜芯與電纜線主體之間位置,所述電纜芯外層設有隔熱層,所述電纜芯內部設有主傳輸線,所述電纜芯內部設有第一分壓傳輸線和第二分壓傳輸線,所述第一分壓傳輸線、第二分壓傳輸線和主傳輸線之間設有絕緣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熒光帶、第二熒光帶以及第三熒光帶的橫截面為環形形狀。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分壓傳輸線、第二分壓傳輸線和主傳輸線通過絕緣材料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熒光條、第二熒光條以及第三熒光條的橫截面為環形形狀。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熒光警示貼、第二熒光警示貼以及第三熒光警示貼為三角形形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種新型熒光警示電纜的電纜線主體的內表面設有電纜芯,電纜線主體的外表面設有第一熒光帶、第二熒光帶以及第三熒光帶,第一熒光帶、第二熒光帶以及第三熒光帶的表面均設有由熒光油墨制成的熒光層,通過第一熒光帶、第一熒光條、第二熒光帶、第二熒光條、第三熒光帶、第三熒光條、第一熒光警示貼、第二熒光警示貼以及第三熒光警示貼可以達到熒光警示的作用,所以在多重結構作用下使得整體電纜具備高強度警示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電纜芯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纜線主體;2-電纜芯;3-第一熒光帶;4-第一熒光條;5-第二熒光帶;6-第二熒光條;7-第三熒光帶;8-第二熒光條;9-第一熒光警示貼;10-第二熒光警示貼;11-第三熒光警示貼;12-警示層;13-防水保護層;14-隔熱層;15-主傳輸線;16-第一分壓傳輸線;17-絕緣材料;18-第二分壓傳輸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安雨靈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海安雨靈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271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