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子監管碼的印后即焚的實現系統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20833.1 | 申請日: | 2017-07-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20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7 |
| 發明(設計)人: | 曾國波;陶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太和物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2 | 分類號: | G06F21/62;G06F21/4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徽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05 | 代理人: | 李想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子 監管 印后即焚 實現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子監管碼的印后即焚的實現系統及其方法,包括中央碼庫系統,碼包下載認證系統,碼包綜合驗證系統,碼包無痕解碼系統,印后即焚系統,印刷數碼對接系統。六個子系統模塊各有分工,相互協作,圍繞碼包的安全管理和印后即焚功能實現。本發明對電子監管的碼包監管力度更強,有效監控了碼包的使用情況;碼包解碼時的驗證更為嚴格,避免了下載不全、人為修改的碼包被解碼,避免非授權和認證用戶、非授權系統環境下的解碼,避免了已加工的碼包再次被解碼生產的問題;印刷明文不暴露給操作用戶,很好的保護了碼包的安全;與數碼印刷系統進行對接,實現碼包的印后即焚功能,更加確保已加工碼包的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監管碼的印后即焚的實現系統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食品、醫藥、快消品的安全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消費者的維權意識愈發強烈,企業對自身社會流通產品的管理也越發重視。為此,我國政府借鑒國外先進經驗,通過出臺監管政策,在重點行業建立以電子監管碼為核心的產品追溯監管體系。目前國家強制使用的主要行業有藥品、奶粉、酒,以及食品、家用電器、化妝品等9大類69中產品。國內現有的電子監管碼有采用一維條碼和二維條碼方式,給每一個商品賦予唯一身份標示,通過各流通環節的數據采集,可以實現對產品生產、商品流通、終端零售、消費的全程監管,方便實現產品的一對一的追蹤溯源、防偽防竄、質量召回、積分返利、消費者管理等企業應用功能。在實際應用中,為確保電子監管碼的安全,防止監管碼被三方非法批量仿制,每個監管碼往往采用了特殊的加密機制,確保電子監管碼的生成是無序的密文組合,且具有單一商品電子監管碼的唯一性,使得三方無法批量生成監管碼進行仿制,確保了企業對電子監管碼應用的信息的安全。
盡管電子監管碼本身實現了加密技術的處理,在具體落實在產品上賦碼,往往需要通過印刷工廠進行包裝印刷時實現包裝可變賦碼,既電子監管碼包需要分發給第三方的印刷工廠進行印刷加工,這樣對于電子監管碼碼包的管理往往依靠印刷工廠本身的內部管控來確保碼包的安全。由于印刷工廠對電子監管碼的印刷監管上力度參差不齊,依賴制度管理也會存在人為疏漏造成印刷碼包外泄的風險,如出現碼包外泄被惡意仿制,這樣對于電子監管碼應用企業造成很大的危害。
同時在印刷賦碼的生產過程當中,碼包數據需要解密轉換成印刷機臺系統能夠識別的開放式數據格式,方便機臺系統讀取和調用,這樣印刷轉換后的明碼包完全暴露給機臺操作員,增加了被復制拷貝的風險;同時這部分明碼碼包如管理不善或人為失誤,容易出現多次誤加工的可能,使得已經生產過的碼包因為人為失誤,電子監管碼被重復加工兩次,對實現一物一碼的監管造成混亂,容易形成巨大的物資(重復加工的印刷包裝)報廢,如監管不力流通到市場上,對市場形成巨大沖擊,給企業造成損失。
以上兩大問題,是目前電子監管碼應用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盡管部分企業在應用上采取了一定的技術防護手段,如電子監管碼包生成時是加密碼包,需要特定的授權解密程序才能解密成可印刷的數據包。更進一步有做硬件U盾驗證碼包后再行解碼的方式,但這些技術的應用都不能妥善解決,解密后的數據碼包仍然暴露給操作人員,同樣會面臨管理風險,碼包缺乏系統化的管理手段,無法從根本上杜絕出現數據包被復制和重復加工的風險,電子監管碼的外泄和重復加工風險依然存在。
發明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子監管碼的印后即焚的實現系統及其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子監管碼的印后即焚的實現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碼庫系統,包括組織管理、權限管理、授權文件發放、看門狗發放注冊、印刷廠碼包大小配置、碼包多重加密、客戶訂單管理、印刷廠碼包下載和建立碼包監管的功能;
碼包下載認證系統,同時滿足硬件指紋、用戶名和密碼信息認證后,方可進入中央碼庫系統對本印刷工廠的未下載生產加密二維碼碼包進行下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太和物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太和物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208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差分隱私保護的推薦方法
- 下一篇:一種大數據處理方法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