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類基于二聯蒽的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作高壓傳感器的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20121.X | 申請日: | 2017-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7398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楊國強;錢妍;檀康明;蘇磊;王雙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C255/51 | 分類號: | C07C255/51;C07C253/30;C07C317/14;C07C315/02;C07D417/12;G01L1/24;C09K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劉元霞;牛艷玲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類 基于 二聯 化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作 高壓 傳感器 用途 | ||
1.式Ι所示化合物:
其中X相同或不同,為其中R1選自氰基、芳基、雜芳基、芳氧基、硝基、芳基-CO-C1-6烷基、雜環基、烷基、烷氧基、烯基、炔基;R2選自芳基、芳烷基、芳氧基、雜芳基;所述芳基或雜芳基任選被以下取代基取代:烷基、氨基、烷氧基、烯基、炔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芳氧基、雜芳基、雜環基,上述取代基任選進一步被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為烷基、烷氧基、鹵素、硝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X為R6獨立選自于:H、烷基、氨基、烷氧基、烯基、炔基、環烷基、芳基、芳烷基、芳氧基、雜芳基、雜環基,上述取代基任選進一步被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為烷基、烷氧基、鹵素、硝基。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選自:
4.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
其中,R1和R2如上述所定義;
1)將化合物A進行縮合反應得到化合物1;
2)a)將化合物1與1,1-二氯甲醚在四氯化鈦的存在下形成化合物2;或者b)將化合物1進行溴化反應得到化合物3;
3)a)將化合物2與R1-CH2-CN反應得到化合物IA;或者b)將化合物3與R2-S-S-R2反應,再進行氧化反應得到化合物IB或IC。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步驟1)中,所述縮合反應在鋅和氯化鋅的存在下進行。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步驟3)a)中,所述反應在堿性條件下進行。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步驟3)b)中,通過控制氧化劑的使用量可以分別獲得化合物IB或者化合物IC。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化合物3在丁基鋰的作用下與R2-S-S-R2反應。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氧化反應使用的氧化劑為間氯過氧苯甲酸。
10.一種壓力傳感薄膜,其包括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式(I)化合物和高分子材料。
11.權利要求10所述的壓力傳感薄膜的制備方法,包括:將式I化合物和高分子材料溶于溶劑中,然后將上述溶液倒入容器中,待溶劑揮發后,得到薄膜。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式I化合物與高分子材料的質量比為1%-10%。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高分子材料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苯乙烯。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溶劑為二氯甲烷。
15.如權利要求11-14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方法為:將式Ι化合物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苯乙烯以低于百分之五的質量比溶于二氯甲烷溶液中,攪拌后將溶液倒入培養皿中,待二氯甲烷揮發后,將培養皿放入真空干燥箱成膜。
16.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權利要求10所述的薄膜的用途,其用于壓力傳感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南京郵電大學,未經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2012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β-氨基丙腈回收方法
- 下一篇:奧格列汀的中間體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