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改進灰色預測的樓宇微網在線能量管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18793.7 | 申請日: | 2017-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3100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24 |
| 發明(設計)人: | 楊軍;王馨;劉源;朱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38 | 分類號: | H02J3/38;H02J3/28;H02J3/24 |
| 代理公司: | 42222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艷君 |
| 地址: | 43007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改進 灰色 預測 樓宇 在線 能量 管理 方法 | ||
1.一種基于改進灰色預測的樓宇微網在線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建立樓宇微網模型,包括建立儲能裝置模型、電動汽車模型、與電網聯絡線交互模型和可控負荷模型;確定樓宇微網模型中各單元的約束條件;
步驟2、建立改進灰色預測模型,對實時電價、光伏系統發電量和不可控負荷數據進行預測;
步驟3、利用步驟1得到的樓宇微網模型,以及步驟2所得到的預測數據,建立在線能量管理系統模型,采用分支定界法求解得到預測時域內的最優用電計劃;
步驟4、按照步驟3得到的預測時域內的最優用電計劃進行樓宇微網內各單元的調度,在下一時刻根據已獲取的實時數據,采用改進灰色預測模型得到新的預測數據;然后更新在線能量管理系統模型的約束條件和目標函數,求解得到新的最優用電計劃,并按照該最優用電計劃進行下一時刻的樓宇微網調度,實現滾動優化的在線能量管理模式;
步驟1所述的建立樓宇微網模型,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1.建立儲能裝置模型;
樓宇微網采用電池儲能裝置,儲能裝置的離散時間模型如下:
EBESS(k)=EBESS(k-1)+ηBESSPBESS(k)Δt-αBESSΔt (1)
(1)式中k為離散采樣時刻,Δt為采樣時刻的間隔;EBESS(k)、EBESS(k-1)分別為k時刻、k-1時刻的儲能裝置容量,在初始時刻容量為EBESS0;ηBESS為儲能裝置的充放電效率,PBESS(k)為k時刻的充放電功率,充電時為正,放電時為負;αBESS為儲能裝置的自放電容量損耗,與儲能裝置的類型有關;
儲能裝置的約束條件為:
(2)式中EBESSmin、EBESSmax分別為儲能裝置的最小、最大容量限值,PBESSmin、PBESSmax分別為儲能裝置的最小充放電功率和最大充放電功率;f(PBESS(j))表示關于儲能裝置j時刻充放電功率的函數,k0為采樣的初始時刻;
步驟1.2.建立電動汽車模型;
電動汽車在接入樓宇微網時,作為儲能裝置來參與樓宇微網的能量管理;
電動汽車的離散時間模型:
EEV(k)=EEV(k-1)+ηEVPEV(k)Δt-αEVΔt (3)
(3)式中EEV(k)、EEV(k-1)分別為k時刻、k-1時刻的電動汽車電池容量,在初始時刻容量為EEV0;ηEV為電動汽車的充放電效率,PEV(k)為k時刻的充放電功率,充電時為正,放電時為負;αEV為電動汽車電池的自放電容量損耗;
電動汽車模型約束條件為:
(4)式中EEVmin、EEVmax分別為電動汽車電池的最小、最大容量限值,PEVmin、PEVmax分別為電動汽車的最小充放電功率和最大充放電功率;f(PEV(j))則表示關于電動汽車j時刻充放電功率的函數;
考慮到電動汽車的交通屬性,引入整數變量μEV:
電動汽車的接入和離開時刻是由日前規劃決定的,電動汽車處于離開或空閑狀態時,電池的容量需要達到一定的要求以滿足用戶需求;
步驟1.3.建立與電網聯絡線交互模型;
當樓宇微網的可再生能源發電不足時從電網購電,發電量富余時向電網售電;
樓宇微網與電網聯絡線的交互模型為:
Pg(k)=μg(k)Pbuy(k)+(1-μg(k))Psell(k) (6)
(6)式中Pg(k)為聯絡線的功率,Pbuy(k)為k時刻電網向樓宇微網的輸電功率,Psell(k)為k時刻樓宇微網向電網的輸電功率;μg(k)為一整數變量:
與電網聯絡線交互的約束條件為:
(8)式中Pgmax為電網向樓宇微網的輸電功率限值,Pgmin為樓宇微網向電網的輸電功率限值;
步驟1.4.建立可控負荷模型;
樓宇微網可控負荷包括各類溫控負荷,將各類溫控負荷的熱儲能特性作為虛擬儲能;
樓宇微網中可控負荷模型為:
ECL(k)=ECL(k-1)+μCLPCLΔt (9)
(9)式中ECL(k)、ECL(k-1)分別為k時刻、k-1時刻的虛擬儲能容量,PCL為可控負荷的額定功率,μCL(k)為控制負荷開啟和關閉個數的整數變量,開啟時為正,關閉時為負,Δt為采樣時刻的間隔;
可控負荷的約束條件:
(10)式中ECLmin、ECLmax分別為虛擬儲能的最小、最大容量限值,μCLmax為可控負荷的最大可控個數;
步驟2所述的建立改進灰色預測模型包括:
步驟2.1.建立基本灰色預測模型:
(11)式中,為X(0)(k+1)的灰色預測值,X(0)(1)為原始數據的初始值;對于公式(11),取k=n,則可以得到當日t時刻的預測數據,記為對于原始灰色數據X(0)(i)i=1,2,…,n,n為原始數據總個數,進行一次累加得到X(1)(k):
將原始數據序列記為序列X(0),新序列[X(1)(1),X(1)(2),…,X(1)(n)]記為序列X(1),對序列X(1)建立白化微分方程:
式中,a為發展灰度,它反映X(1)和X(0)的發展趨勢;u為模型的調協系數,反映數據間變化關系;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模型參數:
其中為待估量,而
Yn=[X(0)(2),X(0)(3),…,X(0)(n-1),X(0)(n)]T,求解得到模型參數a,u后,可得到模型的時間響應函數:
其中,為X(1)(k+1)的預測值;對該結果進行累減還原,可以得到原始數據的灰色預測模型為式(11);
步驟2.2.對原始數據進行平滑處理,中間各數據點的滑動平均值為:
兩端數據點的滑動平均值為:
采用滑動平均值代替原始數據序列,再進行灰色預測;
步驟2.3.將基本灰色預測看作縱向預測,在進行t時刻的預測時,假設已經得到t時刻之前,t-1時刻,t-2時刻,…的實際數據,求得各時刻預測值與真實值的殘差,再采用基本灰色預測模型對殘差進行橫向預測得到t時刻的殘差預測值,對t時刻的縱向預測值進行修正;
步驟3所述建立在線能量管理系統模型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3.1控制目標包括:
步驟3.1.1確定用電成本目標函數;
樓宇微網在運行過程中要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其用電成本目標函數為:
(15)式中k0為采樣的初始時刻,cDG為光伏系統運行與維護成本,cBESS為儲能運行與維護成本,cEV為電動汽車電池運行與維護成本,cbuy(k)為k時刻的購電電價,csell(k)為k時刻的售電電價;cCL為控制可控負荷開關的損失費用,L為預測時域;Ps(k)為k時刻的光伏發電量預測值;虧損時成本為正,盈利時成本為負;
步驟3.1.2平抑聯絡線功率
(16)式中Pref為聯絡線功率的參考值;
步驟3.1.3確定綜合目標;
綜合考慮用戶用電成本優化和平抑聯絡線功率,以兩個目標函數的線性加權組合作為能量管理系統的綜合優化目標:
min J=W1J1+W2J2 (17)
(17)式中W1、W2為目標函數權重,考慮到目標函數單位不同的影響;
步驟3.2.確定在線能量管理系統模型的約束條件;
除了滿足式(2)、(4)、(8)、(10)的樓宇微網各單元約束條件外,還要滿足樓宇微網中的功率平衡約束;
當不考慮功率的損失時,樓宇微網內部的功率平衡滿足:
Pg(k)+PS(k)=PBESS(k)+PEV(k)+NCL(k)PCL+PL(k) (18)
(18)式中PL(k)為不可控負荷消耗功率,NCL(k)為k時刻開啟的可控負荷總量:
(19)式中N0為初始時刻處于開啟狀態的可控負荷個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進灰色預測的樓宇微網在線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是,步驟3所述預測時域內的最優用電計劃,包括儲能裝置充放電計劃、電動汽車充放電計劃、與電網聯絡線交互功率計劃和可控負荷的調度計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大學,未經武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18793.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