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伏立康唑藥物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18531.0 | 申請日: | 2017-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810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紅;潘紅春;張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9/08 | 分類號: | A61K9/08;A61K47/14;A61K47/69;A61K31/506;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張先蕓 |
| 地址: | 400716***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伏立康唑 藥物 組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伏立康唑藥物組合物。該藥物組合物由活性成份伏立康唑、包合劑環糊精衍生物或其可藥用鹽、增溶劑15?羥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組成,磺丁基醚?β?環糊精或其可藥用鹽與15?羥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重量比為1:0.2~4;伏立康唑與磺丁基醚?β?環糊精或其可藥用鹽和15?羥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混合物的重量比為1:5~30。該藥物組合物對伏立康唑具有協同增溶作用,可顯著減少磺丁基醚?β?環糊精或其可藥用鹽在伏立康唑注射劑中的用量,有利于減少磺丁基醚?β?環糊精或其可藥用鹽在患者體內的蓄積,為中度到重度腎功能損傷患者用藥安全提供保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制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伏立康唑藥物組合物及溶液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伏立康唑是由美國輝瑞公司開發研制的第二代三唑類廣譜抗真菌藥,具有較廣的抗菌譜,對新生隱球菌、克魯斯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較好的抗菌活性且對煙曲霉菌感染也有較好的治療。伏目前伏立康唑已成為臨床抗真菌藥物的首選之一。
伏立康唑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難于以原藥形式開發成注射劑。CN103251565A采用環糊精包合技術將酸化的伏立康唑與羥丙基-β-環糊精制備成可供注射用的凍干粉針劑,伏立康唑與羥丙基-β-環糊精的重量比為1:12;CN1261287A利用磺丁基醚-β-環糊精作為增溶劑通過環糊精的包合作用增溶伏立康唑,將其制備成注射用凍干粉針劑,其中伏立康唑與磺丁基醚-β-環糊精的重量比為1:16;然而使用環糊精包合技術增溶伏立康唑時環糊精衍生物的用量較大,環糊精衍生物在患者體內大量蓄積以致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對中度及重度腎功能障礙患者造成嚴重的腎毒性,嚴重威脅患者健康。因此,如何提高伏立康唑在水中的溶解度,并降低伏立康唑注射劑中磺丁基醚-β-環糊精的用量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伏立康唑藥物組合物及溶液的制備方法,解決伏立康唑在水中溶解難的問題,并降低伏立康唑注射劑中磺丁基醚-β-環糊精的用量,以顯著減輕體內環糊精蓄積為目標,為中度到重度腎功能損傷患者用藥安全提供保障。
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伏立康唑藥物組合物,由活性成分伏立康唑、包合劑磺丁基醚-β-環糊精或其可藥用鹽、增溶劑15-羥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組成。
本發明所述伏立康唑藥物組合物,磺丁基醚-β-環糊精或其可藥用鹽與15-羥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重量比為1:0.2~4;伏立康唑與磺丁基醚-β-環糊精或其可藥用鹽與15-羥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混合物的重量比為1:5~30。
優選的,所述伏立康唑藥物組合物,磺丁基醚-β-環糊精或其可藥用鹽與15-羥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重量比為1:0.3~2;伏立康唑與磺丁基醚-β-環糊精或其可藥用鹽與15-羥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的混合物的重量比為1:10~20。
優選的,所述伏立康唑藥物組合物,所述環磺丁基醚-β-環糊精的可藥用鹽優選磺丁基醚-β-環糊精鈉鹽。
本發明伏立康唑藥物組合物溶液,增加伏立康唑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方法,含有如下步驟:①稱取處方量的5-羥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加入伏立康唑,于30~50℃水浴進行攪拌0.5~3小時;②稱取處方量的磺丁基醚-β-環糊精或其可藥用鹽,加入占終體積40%的注射溶水將其溶解;③將步驟②所得液體加入到步驟①中攪拌0.5~8小時后加入注射用水至所需體積。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15-羥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HS 15)和磺丁基醚-β-環糊精或其可藥用鹽(SBE-β-CD)對伏立康唑進行協同增溶,有效提高伏立康唑的溶解度,同時又可顯著降低磺丁基醚-β-環糊精或其可藥用鹽的用量,從而可顯著減輕因環糊精衍生物的體內蓄積所造成的腎毒性,為中度到重度腎功能損傷患者用藥安全提供保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大學,未經西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185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表面壓力計測裝置
- 下一篇:移動支付方法、裝置、移動終端和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