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脫硝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18325.X | 申請日: | 2017-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3041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3 |
| 發明(設計)人: | 顧恒星;張浩;陳華;韓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0 | 分類號: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B01D53/02;B01D53/81;B01D53/5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金彥;許亦琳 |
| 地址: | 200941***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硝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脫硝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活性炭吸附堿溶液:將活性炭浸漬于堿溶液中,然后干燥,得到吸附堿溶液活性炭;2)微波加熱:將所述吸附堿溶液活性炭進行微波加熱,得到堿激發活性炭前軀體;3)酸洗滌:將所述堿激發活性炭前軀體用酸溶液洗滌,水洗和烘干,得到所述脫硝劑。本發明利用堿溶液激發與微波加熱制備堿激發活性炭,解決了現有利用高溫加熱活性激發活性炭時間長的問題,所述脫硝劑利用C和CO作為還原劑,顯著提高脫硝效率,同時弱堿環境進一步提高脫硝效率,降低成本,開拓新型煙氣脫硝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燒結煙氣脫硝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微波加熱-堿溶液法制備的堿激發活性炭脫硝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發展煙氣脫硝技術是目前環境污染治理領域研究的重點問題,由于NOx的脫除技術存在困難大的特點,因此成為研究的一個難點。
目前傳統的煙氣脫硝技術存在投資大、運行費用高,脫硝效率有限的問題。利用微波加熱法制備活性炭進行脫硝因為活性炭的高吸附、強還原特性和微波加熱均勻快速的特點,具有較高的脫硝效率,引起了廣泛關注。盡管微波加熱法制備活性炭脫硝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是如何進一步提高微波加熱法制備活性炭脫硝的效率,可以從改進微波加熱法與激發活性炭的角度探索,從而大幅提高活性炭脫硝性能。
發明內容
為了降低活性炭脫硝劑制備成本,提高活性炭脫硝性能,本發明利用堿溶液激發與微波加熱制備堿激發技術,解決了現有利用高溫加熱活性激發活性炭時間長的問題,所述脫硝劑利用C和CO作為還原劑,顯著提高脫硝效率,同時弱堿環境進一步提高脫硝效率,降低成本,開拓新型煙氣脫硝劑。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脫硝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活性炭吸附堿溶液:將活性炭浸漬于堿溶液中,然后干燥,得到吸附堿溶液活性炭;
2)微波加熱:將所述吸附堿溶液活性炭進行微波加熱,得到堿激發活性炭前軀體;
3)酸洗滌:將所述堿激發活性炭前軀體用酸溶液洗滌,水洗和烘干,得到所述脫硝劑。
優選地,還包括如下技術特征中的一項或多項:
1)步驟1)中,活性炭的形狀為Φ8~10mm╳10~15mm,如Φ8~9mm或Φ9~10mm;10~12mm、12~13mm或14~15mm,堆密度為0.56~0.68t/m3,如0.56~0.60t/m3、0.56~0.62t/m3或0.62~0.68t/m3,含水率≤3wt%,如2~2.3wt%、2.3~2.5wt%、2.5~2.7wt%、2.7~2.9wt%或2.9~3wt%;
2)步驟1)中,活性炭與堿溶液的質量比為20~44:50~70,如20:70~22:70、22:70~32:60、32:60~34:60、34:60~40:50或40:50~44:50;
3)步驟1)中,浸漬溫度為20~25℃,如20~21℃、21~22℃、22~24℃或24~25℃,浸漬時間為3~5h,如3~3.5h、3.5~4h、4~4.5h或4.5~5h;
4)步驟2)中,微波功率為200~1000W,如200~400W、400~600W、600~800W或800~1000W,微波加熱時間為3~15min,如3~6min、6~9min、9~12min或12~15min;
5)步驟3)中,酸溶液與步驟1)中活性炭的質量比為6~10:20~44,如6:44~6:34、6:34~10:40、10:40~8:22或8:22~10:20。
優選地,所述堿溶液中堿選自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和氫氧化鎂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1832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