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高溫氣冷堆換熱單元偏心內筒組件的分度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16059.7 | 申請日: | 2017-07-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54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31 |
| 發明(設計)人: | 瞿帥;林立志;霍立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瑞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3/06 | 分類號: | B23Q3/06;B23Q16/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高溫 氣冷 堆換熱 單元 偏心 組件 分度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高溫氣冷堆換熱單元偏心內筒組件的分度裝置,連接于偏心內筒組件的端部,包括分度裝置本體和過渡支撐塊,分度裝置本體設置呈圓盤形狀,分度裝置本體的圓盤頂部開設有平面,分度裝置本體的圓盤底部開設有一螺紋孔,分度裝置本體的內側面上設有芯軸,以及沿芯軸圓周開設的凹槽,分度裝置本體、芯軸和凹槽之間設置為同心結構,所述偏心內筒組件的端部卡設于凹槽內,使得芯軸能夠插設于偏心內筒組件的內圓中,過渡支撐塊設于分度裝置本體圓盤底部的凹槽中,并通過與設于螺紋孔內的螺釘相接觸,使過渡支撐塊能夠夾緊偏心內筒組件的端部。本發明解決了現有內筒組件分度開槽的問題,同時還保證了內筒組件分度開槽的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溫氣冷堆,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于高溫氣冷堆換熱單元偏心內筒組件的分度裝置。
背景技術
高溫氣冷堆屬于第四代核反應堆技術,換熱單元是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的核心部件,內筒組件是換熱單元內關鍵的支承部件,如圖1所示,內筒組件的主要外形尺寸為:外徑D為279.4~279.8mm,長度為8815mm,材料為6625高溫鎳基合金。內筒組件的外圓上開有寬為10~10.1mm,深為3~3.2mm的三等分槽20,三個槽徑向角度要求為120°±20′,其中內筒組件都為偏心結構,即內圓的圓心相對外圓的圓心偏心量L為15mm,且外圓上其中一個槽必須位于偏心內筒壁厚最厚處(0°處),即槽中心線需位于偏心內筒壁厚最厚的母線上。偏心內筒開槽在立式加工中心加工,偏心內筒壁厚最厚的母線無法直接找出,加工難度非常大。
目前常用的加工方法為:加工前在偏心內筒端面劃線,以此線為準裝夾在分度頭上,分度頭安裝在機床上,調節分度頭使偏心內筒壁厚最厚處的母線在最高點,固定偏心內筒,開始加工。
但是,由于偏心內筒過長,質量太大,調節分度頭力量不夠,容易打滑,造成分度不準,且劃線對中精度太低,無法滿足此分度要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高溫氣冷堆換熱單元偏心內筒組件的分度裝置,解決了現有內筒組件分度開槽的問題,同時還保證了內筒組件分度開槽的精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高溫氣冷堆換熱單元偏心內筒組件的分度裝置,連接于偏心內筒組件的端部,包括分度裝置本體和過渡支撐塊,分度裝置本體設置呈圓盤形狀,分度裝置本體的圓盤頂部開設有用以校準分度裝置本體水平位置的平面,分度裝置本體的圓盤底部開設有一螺紋孔,分度裝置本體的內側面上設有芯軸,以及沿芯軸圓周開設的凹槽,分度裝置本體、芯軸和凹槽之間設置為同心結構,所述偏心內筒組件的端部卡設于凹槽內,使得芯軸能夠插設于偏心內筒組件的內圓中,過渡支撐塊設于分度裝置本體圓盤底部的凹槽中,并通過與設于螺紋孔內的螺釘相接觸,使過渡支撐塊能夠夾緊偏心內筒組件的端部。
所述的過渡支撐塊的頂部開設有V形開口,用以夾緊偏心內筒組件的端部。
所述的過渡支撐塊的低部開設有半球形的凹腔。
所述的螺釘頂部設置呈半球形狀,與過渡支撐塊的半球形凹腔之間形成球面接觸。
所述的芯軸與偏心內筒組件的內圓相適配。
在上述的技術方案中,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用于高溫氣冷堆換熱單元偏心內筒組件的分度裝置,還具有以下幾點有益效果:
1.本發明利用偏心內筒組件的偏心結構,實現與其的夾緊連接;
2.本發明的分度裝置本體為同心結構,使其加工制作簡單,便于與偏心內筒組件的連接配合;
3.本發明的螺釘通過過渡支撐塊夾緊偏心內筒組件,增大了與偏心內筒組件的接觸面積,防止因夾緊力過大導致偏心內筒組件變形或壓傷表面;
4.本發明的螺釘與過渡支撐塊之間為球面接觸,便于過渡支撐塊的自主調節,保證夾緊的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瑞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瑞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1605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