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可有效治療咳嗽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614265.4 | 申請日: | 2017-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206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素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聚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6 | 分類號: | A61K36/8966;A61K9/20;A61P11/14;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499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效 治療 咳嗽 丸劑 藥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有效治療咳嗽的丸劑藥物,特別是供咳嗽患者使用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的領域。
背景技術
醫(yī)者認為:咳嗽是人體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異物的保護性呼吸反射動作。雖然有其有利的一面,但劇烈長期咳嗽可導致呼吸道出血。正確區(qū)分一般咳嗽和咳嗽變異性哮喘,防止誤診。治療咳嗽應區(qū)分咳嗽類型,西藥、中藥皆可,但以食療為最佳。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種可有效治療咳嗽的藥物,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要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隨著我國中醫(yī)中藥學的不斷發(fā)展,在治療咳嗽上,人們逐漸意識到了中醫(yī)治療咳嗽的優(yōu)點,且在治療過程中療效好、見效快、毒副作用小等優(yōu)勢,針對現(xiàn)有西醫(yī)治療咳嗽的現(xiàn)狀,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治療咳嗽的丸劑藥物,以解決咳嗽患者早日恢復健康的問題。該藥物是以常見的中藥為原料,通過選擇合理的藥物及質量份比,可有效治療上述咳嗽。
為達到上述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可有效治療咳嗽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麻黃25~120g、木通50~120g、川貝母30~100g、枇杷葉90~160g、蓬萊草150~350g、藏紅花50~120g、紫菀50~100g、化橘紅50~120g、罌粟殼40~100g、陳皮30~160g、黃芩50~160g、茯苓100~160g、甘草30~130g、苦杏仁50~100g、薄荷腦0.5~2g,淀粉適量。
一種可有效治療咳嗽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麻黃30~105g、木通60~105g、川貝母36~90g、枇杷葉100~140g、蓬萊草170~310g、藏紅花60~105g、紫菀60~90g、化橘紅60~105g、罌粟殼46~90g、陳皮36~140g、黃芩60~140g、茯苓115~140g、甘草36~115g、苦杏仁60~90g、薄荷腦0.8~1.8g,淀粉適量。
一種可有效治療咳嗽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藥物的各個組分及其質量份比如下所示:
麻黃95g、木通95g、川貝母80g、枇杷葉120g、蓬萊草280g、藏紅花95g、紫菀80g、化橘紅95g、罌粟殼80g、陳皮120g、黃芩120g、茯苓120g、甘草100g、苦杏仁80g、薄荷腦1.5g,淀粉適量。
一種可有效治療咳嗽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制備而成:
A、除淀粉外,將上述原料中藥揀去雜質、粉塵及干燥后,按照質量份比共研為極細末待用;
B、按照傳統(tǒng)制備中藥水丸劑的方法,將研磨好的極細末藥物和淀粉過篩后,放入藥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備成水丸劑(其水丸的粒度為:3.8mm~4.0mm),分裝密封即可。
一種可有效治療咳嗽的丸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為:將制備好的水丸劑藥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給藥量5g /次,溫開水沖服。3天為一個療程,服藥1~3個療程,癥狀全部消失,病獲痊愈。
本發(fā)明組方中的各原料中藥在中國藥典、中國辭典以及中華本草中均有詳細的記載。本發(fā)明選用其中最常見的中藥為原料,充分發(fā)揮各組分的藥理功效:
麻黃,性味:辛、微苦、性溫,具有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效,用于治療風寒表實證、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氣不宣、咳嗽氣喘、風水腫、小便不利、風濕痹痛、肌膚不仁以及風疹瘙癢、陰疽痰核;
木通,性味:苦、涼,具有瀉火行水、通利血脈之功效,用于治療小便赤澀、淋濁、水腫、胸中煩熱、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婦女經閉、乳汁不通;
川貝母,性味:苦、甘,微寒,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用于治療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治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街、肺痿、肺癰、喉痹、乳癰等癥;
枇杷葉,性味:苦、辛、寒,無毒,具有清肺止咳、和胃降逆、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療肺熱痰嗽、陰虛勞嗽、咳血、衄血、胃熱嘔噦等癥;
蓬萊草,性味:味微苦、性涼,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咽喉腫痛、牙疳、泄瀉、痢疾、癰疽瘡毒、帶狀皰疹、濕疹、疥癬等癥;
藏紅花,性味:甘、平,具有活血化瘀、散郁開結之功效,用于治療憂思郁結、胸膈痞悶、吐血、傷寒發(fā)狂、驚怖恍惚、婦女經閉、產后瘀血腹痛、跌撲腫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聚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聚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142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