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區塊鏈中不同節點之間的通信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12562.5 | 申請日: | 2017-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47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13 |
| 發明(設計)人: | 田新雪;馬書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32 | 分類號: | H04L9/32;H04L29/08;G06Q4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張子青;劉芳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區塊 不同 節點 之間 通信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區塊鏈中不同節點之間的通信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主節點接收用戶控制點發送的申請獎勵的簽名消息;將申請獎勵的簽名消息作為生成區塊的第一個消息,并將第一個消息發送給挖礦節點,以使挖礦節點對區塊的第一個消息進行驗證;從區塊鏈P2P網絡中獲取區塊的原始交易消息,并將原始交易消息發送給挖礦節點;接收挖礦節點發送的隨機數,并根據隨機數生成區塊,并將區塊發送到區塊鏈P2P網絡中。本發明實施例通過挖礦節點、主節點、用戶控制點之間的通信,避免挖礦節點同時需要接收全區塊鏈P2P網絡的交易的廣播消息和區塊的更新,降低了挖礦節點的建設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區塊鏈中不同節點之間的通信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比特幣網絡中,數據以文件的形式被永久記錄,我們稱之為區塊。一個區塊是一些或所有最新比特幣交易的記錄集,且未被其他先前的區塊記錄。每個區塊包括一些或所有近期交易、前一個區塊的引用、以及其他數據。
比特幣“挖礦”的實質是不斷重復計算隨機字符串的哈希值(一種字符串變換運算,常用于加密和數字簽名)并檢查結果是否滿足特定的需求。比特幣“挖礦”硬件走過了CPU->GPU->FPGA->ASIC四個發展階段。目前比特幣產業使用ASIC芯片完成挖礦計算。
每個區塊鏈中的節點都可以作為挖礦節點,但是如果挖礦節點單獨行動,挖礦的效率相對很低,比如區塊鏈中的某挖礦節點同時需要接收全區塊鏈P2P網絡的交易的廣播消息和區塊的更新,若挖礦節點的性能有限,那么頻繁的更新就會使得計算的需求頻繁的被中斷,而且挖礦節點不能專心的挖礦,節點的功能設計起來又相當的復雜,造成了挖礦節點的建設成本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區塊鏈中不同節點之間的通信方法及裝置,以降低挖礦節點的建設成本。
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區塊鏈中不同節點之間的通信方法,包括:
主節點接收用戶控制點發送的申請獎勵的簽名消息;
所述主節點將所述申請獎勵的簽名消息作為生成區塊的第一個消息,并將所述第一個消息發送給挖礦節點,以使所述挖礦節點對所述區塊的第一個消息進行驗證;
所述主節點從區塊鏈P2P網絡中獲取所述區塊的原始交易消息,并將所述原始交易消息發送給挖礦節點,以使所述挖礦節點在對所述區塊的第一個消息驗證成功后,根據所述區塊的原始交易消息獲取隨機數;
所述主節點接收所述挖礦節點發送的隨機數,并根據所述隨機數生成所述區塊,并將所述區塊發送到所述區塊鏈P2P網絡中;
其中,所述主節點與所述區塊鏈P2P網絡連接,所述用戶控制點與所述主節點連接,所述挖礦節點與互聯網連接。
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通信裝置,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用戶控制點發送的申請獎勵的簽名消息;
發送模塊,用于將所述申請獎勵的簽名消息作為生成區塊的第一個消息,并將所述第一個消息發送給挖礦節點,以使所述挖礦節點對所述區塊的第一個消息進行驗證;
獲取模塊,用于從區塊鏈P2P網絡中獲取所述區塊的原始交易消息;
所述發送模塊還用于將所述原始交易消息發送給挖礦節點,以使所述挖礦節點在對所述區塊的第一個消息驗證成功后,根據所述區塊的原始交易消息獲取隨機數;
所述接收模塊還用于接收所述挖礦節點發送的隨機數;
生成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隨機數生成所述區塊;
所述發送模塊還用于將所述區塊發送到所述區塊鏈P2P網絡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125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