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陶瓷釉料、制備方法及其施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09147.4 | 申請日: | 2017-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528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孫曉崗;楊興化;梅國建;孔相卿;孔春生;吳鴻昌;李銀廣;徐東喆;王科梅;郭燕;劉夢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平頂山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3C8/20 | 分類號: | C03C8/20;C04B41/86;C03C8/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 地址: | 467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陶瓷 釉料 制備 方法 及其 施用 | ||
1.一種陶瓷釉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組成:40~50份的鋼渣、10~20份的鉀長石、5~10份的硼砂、3~5份的稻草灰、1~2份的Y2O3、1~3份的六偏硫酸鈉、0.5~1份的羥甲基纖維素鈉、0~3份的螢石、0~3份的ZnO、0~2份的CuO、0~6份的Co2O3;所述陶瓷釉料是通過如下方法制備得到的:
步驟1,按照重量份數稱取40~50份的鋼渣、10~20份的鉀長石、5~10份的硼砂、3~5份的稻草灰、1~2份的Y2O3、1~3份的六偏硫酸鈉、0.5~1份的羥甲基纖維素鈉、0~3份的螢石、0~3份的ZnO、0~2份的CuO、0~6份的Co2O3;
步驟2,將步驟1中稱取的各原料混合后粉碎,然后過100~200目篩,得到混合料;
步驟3,將步驟2中得到的混合料置于熔煉爐中進行初次熔煉,熔煉過程中通入保護氣體,熔煉溫度為1100~1200℃,熔煉時間為3~5h,熔煉完畢得到初次熔煉物料;
步驟4,將步驟3中初次熔煉物料粉碎后過100~200目篩,然后置于熔煉爐中進行二次熔煉,熔煉過程中通入保護氣體,熔煉溫度為1450~1550℃,熔煉時間為0.5~1h,熔煉完畢得到二次熔煉物料;
步驟5,將步驟4中得到的二次熔煉物料水淬,得到塊狀釉料,即為所述陶瓷釉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釉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組成:45份的鋼渣、15份的鉀長石、5份的硼砂、5份的稻草灰、2份的Y2O3、1份的六偏硫酸鈉、0.5份的羥甲基纖維素鈉、2份的螢石、2份的ZnO、2份的CuO。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釉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渣中各化學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CaO:35.36%、Fe2O3:25.16%、SiO2:19.60%、MgO:12.15%、Al2O3:3.69%、MnO:3.61%、TiO2:0.38%、Cr2O3:0.0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釉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按照重量份數稱取40~50份的鋼渣、10~20份的鉀長石、5~10份的硼砂、3~5份的稻草灰、1~2份的Y2O3、1~3份的六偏硫酸鈉、0.5~1份的羥甲基纖維素鈉、0~3份的螢石、0~3份的ZnO、0~2份的CuO、0~6份的Co2O3;
步驟2,將步驟1中稱取的各原料混合后粉碎,然后過100~200目篩,得到混合料;
步驟3,將步驟2中得到的混合料置于熔煉爐中進行初次熔煉,熔煉過程中通入保護氣體,熔煉溫度為1100~1200℃,熔煉時間為3~5h,熔煉完畢得到初次熔煉物料;
步驟4,將步驟3中初次熔煉物料粉碎后過100~200目篩,然后置于熔煉爐中進行二次熔煉,熔煉過程中通入保護氣體,熔煉溫度為1450~1550℃,熔煉時間為0.5~1h,熔煉完畢得到二次熔煉物料;
步驟5,將步驟4中得到的二次熔煉物料水淬,得到塊狀釉料,即為所述陶瓷釉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釉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以及所述步驟4中通入保護氣體均為氬氣。
6.一種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陶瓷釉料的施用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平頂山學院,未經平頂山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0914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甲基營養型芽孢桿菌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地埋式污水處理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