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導熱油?水翅片管換熱管組及儲能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08982.6 | 申請日: | 2017-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383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晏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路圣里德太陽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20/00 | 分類號: | F28D20/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郭永麗 |
| 地址: | 710003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信息大***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熱油 水翅片管換 熱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新能源領域,具體涉及到導熱油-水翅片管換熱管組及儲能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霧霾天氣頻發,尤其是在北方地區,空氣污染問題已經成為我國最受重視、最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之一,多地也出臺了停止燃煤鍋爐使用的政策方案。然而采暖對于眾多企業和機構來說仍然是剛需,他們急切需要找到環保、高效、低成本的采暖方式。與此同時,工業生產過程中余熱廢熱未高效回收和利用、垃圾燃燒能量浪費等問題也對企業的經濟利益和環境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儲能技術目前主要有物理儲能、電磁儲能、電化學儲能和相變儲能四類。其中物理儲能主要包括抽水儲能、壓縮空氣儲能和飛輪儲能等;電磁儲能包括超導磁儲能和超級電容器儲能等;電化學儲能主要是指電池儲能等;相變儲能包括冰蓄冷、中高溫蓄熱儲能等。現有的儲能模塊循環率比較低,儲能裝置熱損失較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導熱油-水翅片管換熱管組及儲能裝置,用以解決現有的儲能模塊循環率比較低,儲能裝置熱損失較大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導熱油-水翅片管換熱管組,包括:導熱油-水翅片管和導熱油-水管箱;
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包括的導熱油-水翅片管水側管體設置在導熱油-水翅片管油側管體內,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水側管體的兩端長度均大于所述導熱油-水翅片油側管體的兩端長度;
所述導熱油-水管箱的水側入口接管的一端與第一水側管箱連通,水側出口接管的一側與第二水側管箱連通;油側入口接管的一端與第一油側管箱連通,油側出口接管的一側與第二油側管箱連通;所述第一水側管箱和所述第一油側管箱相接觸,所述第一水側管箱和所述第一油側管箱接觸;
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水側管體兩端分別伸入所述第一水側管箱和所述第二水側管箱,所述導熱油-水翅片油側管體的兩端分別伸入所述第一油側管箱和所述第二油側管箱。
優選地,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的數量包括多個,每排設置相等數量的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
多個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水側管體兩端分別伸入所述第一水側管箱和所述第二水側管箱,多個所述導熱油-水翅片油側管體的兩端分別伸入所述第一油側管箱和所述第二油側管箱。
優選地,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包括導熱油-水翅片管水側內翅片,導熱油-水翅片管水側管體,導熱油-水翅片管油側內翅片,導熱油-水翅片管油側管體和導熱油-水翅片管外翅片;
多個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外翅片分布在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油側管體外周,多個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油側內翅片分布在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油側管體內側;
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水側管體設置在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油側管體內,且與多個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油側內翅片相接觸,多個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水側內翅片分布在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水側管體內側。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儲能裝置,包括:導熱油-水翅片管換熱管組,模塊內殼,儲熱介質,硅酸鋁保溫以及模塊外殼;
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換熱管組和所述儲熱介質設置在所述模塊內殼中;所述硅酸鋁保溫設置在所述模塊內殼和所述模塊外殼之間。
優選地,還包括槽鋼底托,所述槽鋼底托設置在所述模塊內殼的下方。
優選地,所述模塊內殼的厚度為6mm。
本分明實施例中,提供了導熱油-水翅片管換熱管組及儲能裝置,該導熱油-水翅片管換熱管組包括:導熱油-水翅片管和導熱油-水管箱;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包括的導熱油-水翅片管水側管體設置在導熱油-水翅片管油側管體內,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水側管體的兩端長度均大于所述導熱油-水翅片油側管體的兩端長度;所述導熱油-水管箱的水側入口接管的一端與第一水側管箱連通,水側出口接管的一側與第二水側管箱連通;油側入口接管的一端與第一油側管箱連通,油側出口接管的一側與第二油側管箱連通;所述第一水側管箱和所述第一油側管箱相接觸,所述第一水側管箱和所述第一油側管箱接觸;所述導熱油-水翅片管水側管體兩端分別伸入所述第一水側管箱和所述第二水側管箱,所述導熱油-水翅片油側管體的兩端分別伸入所述第一油側管箱和所述第二油側管箱。該換熱管組的主要組成材料為鋁合金材質,油側及水側內翅片,外翅片均延管體軸向分別,并且設置有油側管箱和水側管箱,使得油、水不會混合,各行其道,增強了換熱效果,解決了現有的換熱管組循環率低的問題。進一步地,將換熱管組應用到儲能裝置中,解決了現有的儲能裝置循環率低,熱損失較大的問題。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路圣里德太陽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陜西路圣里德太陽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0898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