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產獼猴桃的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08328.5 | 申請日: | 2017-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4889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2 |
| 發明(設計)人: | 黃根懷;趙嫦娥;沈志成;鄧萬儀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中明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C05G3/00;C05G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 地址: | 2465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產 獼猴桃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獼猴桃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高產獼猴桃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獼猴桃,落葉藤本,枝褐色,葉近圓形或寬倒卵形,花開時乳白色,后變黃色,單生或數朵生于葉腋,花期在5-6月,果熟期8-10月,獼猴桃的果實約6厘米高、圓周約4.5至5.5厘米,一般是橢圓形的,深褐色并帶毛的表皮一般不食用,而其內則是呈亮綠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種子,其果實的味道和草莓、香蕉、鳳梨三者的混合味道相似。
獼猴桃祖先源于我國,被新西蘭和歐美國家利用,發展成為世界性水果,長期競爭占據了國際獼猴桃市場。我國對獼猴桃資源從調查、發掘、馴化、改良、選育優良品種到產業興起,經歷了30年時間,而新西蘭從我國得到資源,引領世界,成為獼猴桃育種,生產和出口大國已有100年歷史,日本也先于我國40年。加快我國成為獼猴桃資源和栽培強國,研究解決苗木培育存在的技術問題,是重要環節。
獼猴桃的質地柔軟,味道有時被描述為草莓、香蕉、鳳梨三者的混合。因獼猴喜食,故名獼猴桃;亦有說法是因為果皮覆毛,貌似獼猴而得名。獼猴桃營養豐富,市場前景非常好。
獼猴桃喜疏松透氣,濕潤、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其主根不發達,側根分布淺而廣,須根特別發達,其根為肉質根,不耐積水,葉片大,水分蒸發量大,抗旱性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產獼猴桃的栽培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產獼猴桃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選地、整地:選擇有風、向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作為培育基地,開挖0.5米見方的定植穴,先在定植穴底部鋪5-10厘米厚干樹葉與秸稈的混合物,然后按照3000~4000kg/畝施入獼猴桃專用肥,獼猴桃專用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人畜糞200-300份、草木灰30-50份、秸稈粉15-20份、家禽蛋碎殼12-18份、聚磷酸鉀10-15份、肌醇8-18份、碳酸氫銨10-15份、羥甲基纖維素5-10份、氯化鈣5-15份、甲殼素5-10份、艾草粉20-30份、微量元素1-3份、微生物菌劑13-19份、馬錢子堿2-6份;
2)栽種:選擇優良的野山獼猴桃原種,將種子帶沙播種,種子播入種植地中后,在表面覆蓋2-4厘米厚的細河沙并覆蓋一層帶水的稻草;
3)移栽:出苗后30天選擇優質幼苗進行移栽,移栽時,將獼猴桃幼苗的根整理,使其根部按照自然生長方向理順,覆浮土,移栽后及時澆水;
4)田間管理:
定期澆水,保證春夏秋三季的平均濕度為30-50%;
每年在根系外圍深翻施肥,結合除草對樹進行淺耕除草松土,使土壤疏松透氣;
每年及時對樹進行整形修剪,抹除砧木上發出的萌蘗和主干和主蔓基部萌發的徒長枝,疏去生長不充實的徒長枝、過密枝、重疊枝、病枝,強化土壤消毒防治病蟲害;
每隔30-35天用枯草芽孢桿菌稀釋150-200倍,噴灑。
優選地,所述微量元素包括硼、銅、鐵、錳、鉬、鋅。
優選地,獼猴桃專用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人畜糞200份、草木灰30份、秸稈粉15份、家禽蛋碎殼12份、聚磷酸鉀10份、肌醇8份、碳酸氫銨10份、羥甲基纖維素5份、氯化鈣5份、甲殼素5份、艾草粉20份、微量元素1份、微生物菌劑13份、馬錢子堿2份。
優選地,獼猴桃專用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人畜糞300份、草木灰50份、秸稈粉20份、家禽蛋碎殼18份、聚磷酸鉀15份、肌醇18份、碳酸氫銨15份、羥甲基纖維素10份、氯化鈣15份、甲殼素10份、艾草粉30份、微量元素3份、微生物菌劑19份、馬錢子堿6份。
優選地,獼猴桃專用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人畜糞250份、草木灰40份、秸稈粉18份、家禽蛋碎殼15份、聚磷酸鉀13份、肌醇13份、碳酸氫銨13份、羥甲基纖維素7份、氯化鈣10份、甲殼素8份、艾草粉26份、微量元素2份、微生物菌劑15份、馬錢子堿4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中明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中明生態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083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山核桃樹的干腐病治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培育近異源四倍體玉米材料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