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路貨車轉向架組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07481.6 | 申請日: | 2017-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234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振明;徐世鋒;劉新強;許善超;孔維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F5/04 | 分類號: | B61F5/04;B61F5/12;B23P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羅滿 |
| 地址: | 161002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路 貨車 轉向架 組裝 方法 | ||
1.一種鐵路貨車轉向架組裝方法,包括:
將常摩擦減振簧裝入斜楔的內腔中,形成斜楔組件;
將斜楔組件放入搖枕的斜楔槽內,使其內部的常摩擦減振簧支撐在斜楔槽的底板上;
采用壓裝工具進行壓裝,使斜楔組件的常摩擦減振簧壓縮至斜楔的底面與搖枕斜楔槽的底板接觸,從而使左右斜楔的外側立面間距減小且小于側架兩立柱上所固定的磨耗板間距,同時,使斜楔的第一定位孔與斜楔槽的第二定位孔對準;
將定位件沿搖枕長度方向分別穿插在斜楔的第一定位孔與斜楔槽的第二定位孔中,使斜楔和與搖枕相對固定并保持在壓縮位置;
將搖枕連同其上的斜楔組件裝入側架中央的框口內,然后取下定位件,使常摩擦減振簧釋放,斜楔在常摩擦減振簧的作用下壓緊在側架的磨耗板與搖枕斜楔槽的磨耗板之間的空間內;
將頂桿從斜楔槽底板的通孔從下向上穿入斜楔內的常摩擦減振簧內部;
將頂桿保持在向上提拉的位置,然后裝入搖枕下方的變摩擦減振簧內簧和變摩擦減振外簧;
將斜楔下方位于中間的變摩擦減振簧內簧和變摩擦減振外簧相對于其兩側的減振簧向遠離搖枕中心的方向偏離一段距離,并且,使常摩擦減振簧和頂桿的軸線與斜楔下方位于中間的變摩擦減振簧內簧和變摩擦減振外簧的軸線重合;
將斜楔下方的變摩擦減振簧內簧和變摩擦減振外簧的下端裝入側架承臺上的圓形下沉窩中;所述下沉窩的直徑大于所述變摩擦減振外簧的外徑;
在將頂桿保持在向上提拉的位置時,采用托板向上托住頂桿,或者,在將頂桿保持在向上提拉的位置時,在斜楔頂部設置磁力裝置,控制所述磁力裝置產生磁力向上吸附頂桿,并在頂桿由變摩擦減振簧內簧和變摩擦減振外簧支撐之后,控制所述磁力裝置消除磁力釋放頂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貨車轉向架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斜楔與搖枕相對固定并保持在壓縮位置時,采用定位銷或定位釬沿搖枕長度方向分別穿插在斜楔的第一定位孔與斜楔槽的第二定位孔中。
3.一種鐵路貨車轉向架組裝方法,包括:
將常摩擦減振簧裝入斜楔的內腔中,形成斜楔組件;
將斜楔組件放入搖枕的斜楔槽內,使其內部的常摩擦減振簧支撐在斜楔槽的底板上;
采用壓裝工具進行壓裝,使斜楔組件的常摩擦減振簧壓縮至斜楔的底面與搖枕斜楔槽的底板接觸,從而使左右斜楔的外側立面間距減小且小于側架兩立柱上所固定的磨耗板間距,同時,使斜楔的第一定位孔與斜楔槽的第二定位孔對準;
將定位件沿搖枕長度方向分別穿插在斜楔的第一定位孔與斜楔槽的第二定位孔中,使斜楔和與搖枕相對固定并保持在壓縮位置;
將搖枕連同其上的斜楔組件裝入側架中央的框口內,然后取下定位件,使常摩擦減振簧釋放,斜楔在常摩擦減振簧的作用下壓緊在側架的磨耗板與搖枕斜楔槽的磨耗板之間的空間內;
將頂桿從斜楔槽底板的通孔從下向上穿入斜楔內的常摩擦減振簧內部;
將頂桿保持在向上提拉的位置,然后裝入搖枕下方的變摩擦減振簧內簧和減振外簧;
將斜楔下方位于中間的變摩擦減振簧內簧和減振外簧相對于其兩側的減振簧向遠離搖枕中心的方向偏離一段距離,并且,使常摩擦減振簧和頂桿的軸線與斜楔下方位于中間的變摩擦減振簧內簧和減振外簧的軸線重合;
將斜楔下方的變摩擦減振簧內簧的下端裝入側架承臺上的圓形下沉窩中;所述下沉窩的直徑大于所述變摩擦減振簧內簧的外徑,且小于減振外簧的內徑;
在將頂桿保持在向上提拉的位置時,采用托板向上托住頂桿,或者,在將頂桿保持在向上提拉的位置時,在斜楔頂部設置磁力裝置,控制所述磁力裝置產生磁力向上吸附頂桿,并在頂桿由變摩擦減振簧內簧和/或變摩擦減振外簧支撐之后,控制所述磁力裝置消除磁力釋放頂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鐵路貨車轉向架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斜楔與搖枕相對固定并保持在壓縮位置時,采用定位銷或定位釬沿搖枕長度方向分別穿插在斜楔的第一定位孔與斜楔槽的第二定位孔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未經中車齊齊哈爾車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0748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耐高溫聚醚酰亞胺基復合泡沫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電動助力自行車系統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