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可穿戴裝置及其腕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606030.0 | 申請日: | 2017-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475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丹尼爾.杭特;尼可.蘇珊.盧萊克;克里斯蒂娜.妮可.馬雷羅;羅賓.尼可拉斯.漢拔德;馬蒂亞斯.安德烈亞斯.辛特曼;羅倫斯.賀曼.馮;麥可.切何高根.羅;斯圖爾特.凱爾;李興豪;葉翰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4C5/00 | 分類號: | A44C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陳小雯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穿戴 裝置 及其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可穿戴裝置及其腕帶。該可穿戴裝置包括腕帶,電子模塊和連接器。腕帶包括殼體和帶子。殼體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容納空間。帶子具有從殼體的第一端延伸的第一端和與帶子的第一端相對的一自由第二端。電子模塊設置于容納空間內。連接器設置于殼體的第二端處或者設置于比殼體的第一端更靠近殼體的第二端的電子模塊的第一端處,其中帶子的自由第二端可插入到連接器。在殼體的第二端和連接器之間以及電子模塊的第一端和連接器之間沒有任何帶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穿戴裝置及其腕帶,且特別是涉及一種可穿戴裝置及其腕帶,其可以向用戶提供新的和多樣化的穿戴體驗的穿戴式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可穿戴設備(例如智能手表,智能腕帶等)由于其移動性和各種功能而受歡迎。可穿戴設備用于測量用戶的心跳、跟蹤用戶的行走路線、記錄用戶的運動歷史、向用戶顯示通知和/或提供其他不同的功能。為了向消費者提供不同的可穿戴裝置的選擇,需要不同類型的可穿戴裝置。
然而,市場上所有現有的可穿戴設備僅提供類似于傳統手表的類型,其具有設置在腕帶的中間部分中的處理模塊和分別從中間部分的兩端延伸兩個帶子的腕帶。
發明內容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種可穿戴裝置,其包括腕帶,電子模塊和連接器。腕帶包括殼體和帶子。殼體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的容納空間。帶子具有從殼體的第一端延伸的第一端和與帶子的第一端相對的自由第二端。電子模塊設置于容納空間內。連接器設置于殼體的第二端處,或者設置于比殼體的第一端更靠近殼體的第二端的電子模塊的第一端處,其中帶子的自由第二端可插入到連接器中,以將帶子固定到連接器。其中在殼體的第二端和連接器之間以及電子模塊的第一端和連接器之間沒有任何帶子。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種適用于可穿戴裝置的腕帶。腕帶包括殼體和帶子。殼體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位于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的容納空間。帶子從殼體的第一端延伸。其中殼體的第二端沒有任何帶子。
為了對本發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可穿戴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可穿戴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可穿戴裝置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可穿戴裝置的組裝工序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可穿戴裝置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可穿戴裝置的組裝工序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可穿戴裝置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可穿戴裝置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的第五實施例的可穿戴裝置的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的第六實施例的可穿戴裝置的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如何固定帶子到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如何固定帶子到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如何固定帶子到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如何固定帶子到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如何固定帶子到連接器的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如何固定帶子到連接器的帶子的示意圖;
圖17為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如何固定帶子到連接器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060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