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谷倉自動化除蟲殺菌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04600.2 | 申請日: | 2017-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876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韋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詠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M13/00 | 分類號: | A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葉樹明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中市烏***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谷倉 儲存空間 二氧化碳 氮氣 殺菌 除蟲 進氣口 自動化 混合氮氣 混合氣體 殘氧量 混和氣 病媒 蟲體 吹落 粉體 谷粉 混和 清空 殺蟲 谷物 密封 噴灑 阻隔 無毒 窒息 農產品 保存 防治 安全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谷倉自動化除蟲殺菌的方法,包括將谷倉的儲存空間清空,將混合氮氣及二氧化碳的氣體注入該谷倉,透過谷倉的進氣口將該混和氮氣及二氧化碳的混和氣,在噴灑過程中將該谷倉儲存空間壁面上的粉體、蟲體吹落,由氮氣以及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對該谷倉的儲存空間進行窒息性殺蟲,密封該儲存空間1?24小時,同時阻隔氣體進入,并針對谷倉里的任何蟲種進行靜置殺菌。本發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通過氮氣結合二氧化碳注入谷倉的儲存空間中,并將谷倉內的殘氧量降至1.8%以下,以此達到防治谷倉內病媒的功效,并且保存的谷物、谷粉、農產品具有安全、無毒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谷倉除蟲殺菌技術,尤其涉及一種谷倉自動化除蟲殺菌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關于谷倉、谷粉倉、農產品(如面粉)的病媒防治技術大致如下列幾種。
第一種以人力物理清倉,主要透過作業人員進入谷倉內清除害蟲、殘留的谷塊。以人力清理谷倉的方式對谷物不會產生化學危害,但是缺點在于:(1)以人力清理谷倉難免有部分蟲卵、蟲體無法清理到,因此在數周后這些蟲體會在谷倉內滋生;(2)以人力清倉的方式最大的問題在于谷倉為了保護谷物、谷粉、農產品不變質,其儲存空間的空氣流動性不高,因此,作業人員可能發生缺氧等工安意外;(3)以人力清倉方式僅限于谷倉,不適合谷粉倉(安全因素)。
第二種以化學藥劑施藥病媒防治,多采用環保署之環境用藥與農藥,施以一定比例于密閉倉體內封存7-30天,待藥劑毒性衰退至不危害人體的濃度后,再進行第一次谷(粉)料入倉,利用谷(粉)料進行清倉,將其可能污染之谷(粉)料全數廢棄,第二次入料起才當正常可食用之谷(粉)料,利用倉內殘留的低毒性抑制3-6個月倉體內病媒害蟲之孳生,達到谷(粉)類的防蟲保存目的。但是以化學藥劑防治病媒的方式缺點:(1)每次實施化學藥劑方式必須停工7-30天,工期較長;(2)雖然防止病媒、蟲體時間可長達一年左右,換言之即是毒素殘留更久,有食安的疑慮;(3)在有機認證的產品上,不淮使用本方法。
還有一種在谷倉中注入氮氣的防治方式,其主要應用窒息性消除病媒,但是氮氣的氣體質量輕,當殘留的氧氣下降后,造成病媒、蟲體移動到谷倉的下半部,因此效果有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出了一種谷倉自動化除蟲殺菌的方法,主要應用氮氣結合二氧化碳注入谷倉的儲存空間中,并將谷倉內的殘氧量降至1.8%以下,以此達到防治谷倉內病媒的功效,并且保存的谷物、谷粉、農產品具有安全、無毒。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谷倉自動化除蟲殺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谷倉的儲存空間清空;
步驟二:將混合氮氣及二氧化碳的氣體注入該谷倉;
步驟三:透過谷倉的進氣口將該混和氮氣及二氧化碳的氣體,在噴灑過程中將該谷倉儲存空間壁面上的粉體、蟲體吹落;
步驟四:由氮氣以及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對該谷倉的儲存空間進行窒息性殺蟲;
步驟五:密封該儲存空間1-24小時,同時阻隔氣體進入,并針對谷倉里的
任何蟲種進行靜置殺菌
在本發明中:所述的儲存空間內的混合氣體的比率為氮氣40-81%,二氧化碳19-60%,且氮氣與二氧化碳所結合后的氧氣殘馀在1.8%以下。
在本發明中:所述氮氣及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與儲存空間內的氧氣產生反應形成碳酸,降低該儲存空間內的酸堿值,再產生反應時吸收該儲存空間內的水分,進一步對該儲存空間產生一除濕防霉的功用。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工藝簡單、操作方便,通過氮氣結合二氧化碳注入谷倉的儲存空間中,并將谷倉內的殘氧量降至1.8%以下,以此達到防治谷倉內病媒的功效,并且保存的谷物、谷粉、農產品具有安全、無毒的特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詠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詠馥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046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