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改進的雙組份吸音棉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604546.1 | 申請日: | 2017-07-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9156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澤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宜興市泰宇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27/02 | 分類號: | B32B27/02;B32B27/36;B32B27/06;B32B33/00;B32B3/30;B60R13/08 |
| 代理公司: | 宜興市天宇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丁騫 |
| 地址: | 21421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音層 隔音層 雙組份 吸音孔 吸音棉 聚丙烯 超細纖維 吸音效果 重量份數 隔音 短纖維 厚度比 混合層 粘結層 熔融 改進 環(huán)保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改進的雙組份吸音棉,它依次包括吸音層Ⅰ、隔音層Ⅰ、吸音層Ⅱ和隔音層Ⅱ,它們相鄰之間通過粘結層連接,所述吸音層Ⅰ和吸音層Ⅱ都是由聚丙烯超細纖維和PET短纖維按照重量份數2:7熔融而成的混合層,所述吸音層Ⅰ、隔音層Ⅰ、吸音層Ⅱ和隔音層Ⅱ的厚度比為(2?3):0.4:1:0.3,在所述吸音層Ⅰ內設有“U”形吸音孔,在所述吸音層Ⅱ內設有“7”字形吸音孔。本發(fā)明質量輕,隔音吸音效果好,環(huán)保,拉力好。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吸音棉,具體涉及一種雙組份吸音棉。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客戶對于汽車吸音隔音、輕量化、舒適度等方面的也要求越來越高。現(xiàn)有的汽車用吸音棉,普遍存在結構單一,吸音隔音效果差,產品易散,拉力強度不夠,不環(huán)保等問題。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質量輕,隔音吸音效果好,環(huán)保,拉力好的改進的雙組份吸音棉。
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改進的雙組份吸音棉,它依次包括吸音層Ⅰ、隔音層Ⅰ、吸音層Ⅱ和隔音層Ⅱ,它們相鄰之間通過粘結層連接,所述吸音層Ⅰ和吸音層Ⅱ都是由聚丙烯超細纖維和PET短纖維按照重量份數2:7熔融而成的混合層,所述吸音層Ⅰ、隔音層Ⅰ、吸音層Ⅱ和隔音層Ⅱ的厚度比為(2-3):0.4:1:0.3,在所述吸音層Ⅰ內設有“U”形吸音孔,在所述吸音層Ⅱ內設有“7”字形吸音孔。
所述“U”形吸音孔的開口端設在吸音層Ⅰ的外端面上。
所述“7”字形吸音孔的開口端設在吸音層Ⅱ的外端面上。
有益效果: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yōu)點是:本發(fā)明整體結構設置合理,采用厚度比為(2-3):0.4:1:0.3的吸音層Ⅰ、隔音層Ⅰ、吸音層Ⅱ和隔音層Ⅱ,并且吸音層Ⅰ和吸音層Ⅱ都是由聚丙烯超細纖維和PET短纖維按照重量份數2:7熔融而成,使整體吸音隔音效果優(yōu)異,在吸音層Ⅰ內設有“U”形吸音孔,在吸音層Ⅱ內設有“7”字形吸音孔,進一步提高吸音效果,本產品整體強度高,拉力好,環(huán)保耐用,符合實際使用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改進的雙組份吸音棉,它依次包括吸音層Ⅰ1、隔音層Ⅰ2、吸音層Ⅱ3和隔音層Ⅱ4,它們相鄰之間通過粘結層連接,所述吸音層Ⅰ1和吸音層Ⅱ3都是由聚丙烯超細纖維和PET短纖維按照重量份數2:7熔融而成的混合層,所述吸音層Ⅰ1、隔音層Ⅰ2、吸音層Ⅱ3和隔音層Ⅱ4的厚度比為(2-3):0.4:1:0.3,在所述吸音層Ⅰ1內設有“U”形吸音孔5,在所述吸音層Ⅱ3內設有“7”字形吸音孔6;所述“U”形吸音孔5的開口端設在吸音層Ⅰ1的外端面上;所述“7”字形吸音孔6的開口端設在吸音層Ⅱ3的外端面上。本發(fā)明整體結構設置合理,采用厚度比為(2-3):0.4:1:0.3的吸音層Ⅰ、隔音層Ⅰ、吸音層Ⅱ和隔音層Ⅱ,并且吸音層Ⅰ和吸音層Ⅱ都是由聚丙烯超細纖維和PET短纖維按照重量份數2:7熔融而成,使整體吸音隔音效果優(yōu)異,在吸音層Ⅰ內設有“U”形吸音孔,在吸音層Ⅱ內設有“7”字形吸音孔,進一步提高吸音效果,本產品整體強度高,拉力好,環(huán)保耐用,符合實際使用要求。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思路及方法,具體實現(xiàn)該技術方案的方法和途徑很多,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xiàn)有技術加以實現(xià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宜興市泰宇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宜興市泰宇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0454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