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結構穩定的多方位拋丸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02040.7 | 申請日: | 2017-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866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海寬;于大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聯精工(天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C9/00 | 分類號: | B24C9/00;B24C3/14;B24C3/08;B24C1/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凭曋R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 地址: | 30180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構 穩定 多方位 拋丸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拋丸機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結構穩定的多方位拋丸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早已成為人們出行的最先考慮的出行工具,且需求量逐漸增多,由此其汽車部件的加工行業也面臨更大的挑戰,由于需求量的增多和人們要求的提高,在汽車部件的生產過程中不但要提高生產效率且要保證更好的質量,對于生產汽車部件的鑄造行業,拋丸機是生產加工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設備,拋丸機是利用噴丸裝置噴出的高速彈丸清理或強化鑄件表面的鑄造設備,拋丸機通過一種或多種砂料來打擊金屬的表面,消除金屬表面的一些附著物,如鐵銹,或通過拋丸碰擊來獲得一個特定的而表面層,但是現有的拋丸機一次的工件裝夾個數少,而且在拋丸過程中剛丸與工件的接觸面較小,拋丸效果較差,不能保證工件的每一部分都能拋到較好的效果,針對此種情況,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結構穩定的多方位拋丸裝置,通過對現有裝置的改進,保證了在裝夾更多工件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各結構的配合實現對工件的多角度翻轉,進而實現異形工件的更多的面的拋丸,能夠快速高效的實現異形工件的大批量的拋丸工作,實用性較強。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結構穩定的多方位拋丸裝置,保證了在裝夾更多工件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各結構的配合實現對工件的多角度翻轉,進而實現異形工件的更多的面的拋丸,能夠快速高效的實現異形工件的大批量的拋丸工作,實用性較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結構穩定的多方位拋丸裝置,包括滑塊和置于其下的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頂部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設有電動機,穿過所述固定板與所述電動機輸出端連接有中心軸,所述中心軸上設有中心盤,所述中心盤側面向外伸出多個圓周分布的伸縮桿,所述中心軸上置于所述中心盤兩側處轉動連接有對稱的滑動環,所述伸縮桿遠離所述中心盤的一端與所述滑動環之間通過銷軸鉸接有支桿,所述支桿上設有多個固定架。
進一步的,所述中心盤通過軸承與所述中心軸轉動連接,所述中心盤兩側的所述中心軸上設有螺紋,所述滑動環在所述螺紋上轉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中心盤兩側的螺紋旋向相反,所述伸縮桿可伸縮的長度大于中心軸上單側的螺紋長度。
進一步的,所述支桿上的固定架包括交錯分布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與所述支桿可拆卸連接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上固定有第一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兩端鏡像設有固定鎖,所述固定鎖為固定塊和第一支柱,兩者之間通過帶把手的螺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與所述支桿可拆卸連接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上固定有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二放置板上中間設有隔離塊,所述隔離塊鏡像的兩側設有第二支柱,長螺桿穿過所述第二支柱和所述隔離塊形成封閉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伸縮桿的軸線與所述中心軸的軸線相互垂直,所述中心軸的軸線與所述液壓缸的運動方向相互平行,所述螺桿和所述長螺桿的軸線相互平行且與所述支桿的軸線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放置板的長度大于2倍的所述第二放置板的長度。
進一步的,所述液壓缸、所述電動機分別與控制單元電連接。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結構穩定的多方位拋丸裝置具有以下優勢:
(1)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結構穩定的多方位拋丸裝置,通過對現有裝置的改進,此種拋丸裝置的設置既不影響多方位拋丸裝置在環形導軌中的運動順利進出拋丸室,又能保證其在拋丸室內密封穩定的轉動來保證較多的異形工件在其內達到較好的拋丸效果,實現在工件在拋丸室內多方位多角度的旋轉,提高工件的拋丸效果,保證了在裝夾更多工件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各結構的配合實現對工件的多角度翻轉,進而實現異形工件的更多的面的拋丸,能夠快速高效的實現異形工件的大批量的拋丸工作,實用性較強。
(2)本發明所述的中心盤通過軸承與所述中心軸轉動連接,所述中心盤兩側的所述中心軸上設有螺紋,所述滑動環在所述螺紋上轉動連接。實現在中心軸轉動的同時帶動滑動環在沿螺紋轉動,實現上下運動。
(3)本發明所述的中心盤兩側的螺紋旋向相反,所述伸縮桿可伸縮的長度大于中心軸上單側的螺紋長度。相反的旋向的設置保證同時向中心盤的位置相互靠近或遠離,進而帶動伸縮桿的伸長或縮短,進而實現支桿的傾斜,達到工件的翻轉目的,長度的限制保證可傾斜的角度在較大的范圍內,以保證對異形工件更多的面進行拋丸,提高拋丸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聯精工(天津)有限公司,未經中聯精工(天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0204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作物群體最適研究尺度檢測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計算機圖片像素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