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竹編的竹材?樹脂一體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601547.0 | 申請日: | 2017-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118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阜南縣大自然工藝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7J1/00 | 分類號: | B27J1/00;B27K5/00;B27K5/04;B27K9/00;B27K3/08;B27K3/34;B27K3/50;B27K3/12;B27K3/00;B27N1/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 地址: | 236308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竹編 竹材 樹脂 一體化 材料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竹編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竹編的竹材-樹脂一體化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竹子是一種天然的纖維素纖維增強木質素基復合材料,具有比強度高、比模量大、可再生等一系列的優點。同時我國具有獨天得厚的竹資源優勢,實現竹材的高效利用將對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思。我國有著悠久的竹產品加工歷史,隨著消費者生活觀念的轉變,竹編制品逐漸開拓了一片市場,然而傳統手工制作的工藝品已經不能滿足現代人審美要求。竹材作為一種天然纖維,其本身壁薄、中空、變異性大,加工效率和利用率低,與聚合物界面粘結力差,傳統手工制作方法過程中很難對竹材的結構產生較大的改變,其性能的改變也十分有限。
傳統的竹塑復合材料是以竹鋸末、竹屑、竹渣等竹纖維為主要原料,利用高分子化學界面融合原理和增強填充改性的特點,按照一定比例配混的塑料基料,輔以適當的加工助劑經特殊工藝處理后加工成型得到的多功能新型材料。竹塑材料具有表面光潔、質地密實的優點,有效的將竹纖維的優點與塑料的優點相結合,目前竹塑材料主要應用于建筑、包裝和家裝等領域。若能將竹塑材料應用于竹編領域,將會極大的拓寬傳統竹編產品的表現力,但是傳統的竹塑材料強度較高,韌性不足,破壞了竹材本身的紋理和美感,不適合作為編織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用于竹編的竹材-樹脂一體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于竹編的竹材/樹脂一體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用兩年以上的青壯竹子,根據用材長短的需要,截取竹段,鋸截要平直,避免損裂;
(2)將竹段中的竹節突出處用刀刮平;
(3)將竹段縱劈成竹條,然后將大條劈成厚薄均勻的小條;
(4)將竹條表面青色膠質層刮掉,留下竹黃條備用;
(5)將竹黃條劈篾、劈絲,加工成厚度為1-2mm、寬度為1-5mm的篾絲;
(6)將篾絲浸沒于濃度為0.5-5%的氫氧化鈉溶液中蒸煮0.5-5h后取出,浸入40-50℃水中浸泡2-10h,處理結束后撈出篾絲,干燥至含水量5-20%;
(7)將干燥處理后的篾絲投入溫度80-100℃的乙酰化流體中,兩者的體積比為1:10-50,攪拌均勻后密閉加壓反應1-3h,反應結束后卸壓,待體系冷卻至室溫后取出篾絲,經水洗、干燥后得乙酰化篾絲;
(8)將乙酰化篾絲投入水性納米樹脂乳液中,密閉加壓浸漬處理1-5h后出料,水洗1-2次后送入真空干燥室干燥處理2-10h;
(9)干燥后的篾絲表面均勻噴涂氨基硅油乳液,噴涂完畢后自然干燥至含水量≤5%,即得所述竹編材料。
步驟(7)中所述的乙酰化流體為乙酸酐與冰醋酸按照90:10的質量比配制而成。
步驟(7)中所述的壓力為0.45-0.70MPa。
步驟(8)中所述的水性納米樹脂乳液為納米聚氨酯乳液、納米級硅丙乳液、有機硅改性丙烯酸酯納米聚合物乳液中的一種,固含量范圍為20-30%。
步驟(8)中所述的壓力為0.5-2MPa。
步驟(8)中所述的真空干燥溫度為50-80℃。
步驟(9)中所述的氨基硅油乳液的固含量為15-20%。
本發明將篾絲經堿化、乙酰化、注入樹脂、表面處理等步驟,對竹纖維的結構進行一定的改變,通過加壓浸漬的方法引入納米量級的樹脂微球,高效的將樹脂與竹纖維的特性相結合,實現了竹絲與樹脂的一體化成型,改善了傳統方法制備的竹塑材料韌性不足的缺點,可直接作為竹編材料,制得的材料柔韌光滑,更易造型,抗腐蝕性及耐水性均得到提高,提高了竹編制品的附加值。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用于竹編的竹材/樹脂一體化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用兩年以上的青壯竹子,根據用材長短的需要,截取竹段,鋸截要平直,避免損裂;
(2)將竹段中的竹節突出處用刀刮平;
(3)將竹段縱劈成竹條,然后將大條劈成厚薄均勻的小條;
(4)將竹條表面青色膠質層刮掉,留下竹黃條備用;
(5)將竹黃條劈篾、劈絲,加工成厚度為1mm、寬度為1mm的篾絲;
(6)將篾絲浸沒于濃度為0.5%的氫氧化鈉溶液中蒸煮0.5h后取出,浸入40℃水中浸泡2h,處理結束后撈出篾絲,干燥至含水量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阜南縣大自然工藝品有限公司,未經阜南縣大自然工藝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6015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的薄膜曝氣片
- 下一篇:一種新型的擺動曝氣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