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全承載客車鋁合金底架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598697.0 | 申請日: | 2017-07-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123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柴冬梅;侯曉婷;呂偉;夏德偉;張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3/00 | 分類號: | B62D23/00;B62D29/00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張巖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春***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承載 客車 鋁合金 底架 | ||
1.一種全承載客車鋁合金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鋁合金型材焊接而成的前部底架(1)、中部底架(2)、后部底架(3)、前中地板骨架(4)和后部地板骨架(5);
所述前部底架(1)設置于底架前端,前部底架(1)的后端與中部底架(2)前端焊接;所述后部底架(3)設置于底架后端,后部底架(3)的前端與中部底架(2)后端焊接;所述前中地板骨架(4)設置于底架前部與中部處,并分別與前部底架(1)和中部底架(2)焊接;所述后部地板骨架(5)設置于底架后部,與后部底架(3)焊接;所述底架左右兩側分別與鋁制車身左右側圍骨架鉚接及焊接;所述底架前端與鋁制車身前圍骨架焊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承載客車鋁合金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底架(1)包括第一主縱梁(1-1)、第二主縱梁(1-2)、第三主縱梁(1-3)、第一立柱(1-4)、第一橫梁(1-5)、前部地板支撐框架(1-6)、拖鉤橫梁框架(1-7)、駕駛區(qū)框架(1-8)和前門踏步區(qū)框架(1-9);所述拖鉤橫梁框架(1-7)設置于前部底架(1)最前端;所述第一橫梁(1-5)位于前部底架(1)左前端,與第一主縱梁(1-1)、第三主縱梁(1-3)、拖鉤橫梁框架(1-7)焊接;所述前部地板支撐框架(1-6)設置于第一主縱梁(1-1)與第二主縱梁(1-2)之間,與第一主縱梁(1-1)、第二主縱梁(1-2)、拖鉤橫梁框架(1-7)焊接;所述駕駛區(qū)框架(1-8)設置于前部底架(1)左上端,通過第一立柱(1-4)與第一主縱梁(1-1)和第三主縱梁(1-3)焊接;所述前門踏步區(qū)框架(1-9)設置于前部底架(1)最右端,與第二主縱梁(1-2)焊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全承載客車鋁合金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底架(1)還包括前下推力桿連接橫梁框架(1-10)、前下推力桿座(1-11)、第二主橫梁框架(1-12)、前輪拱形框架(1-13)、前氣囊支架(1-14)、前減振器支架(1-15)、前橫向穩(wěn)定桿支架(1-16)、前上推力桿座(1-17)和轉向機連接框架(1-18);所述前下推力桿連接橫梁框架(1-10)設置于前部地板支撐框架(1-6)后,與第一主縱梁(1-1)、第二主縱梁(1-2)、第三主縱梁(1-3)焊接;所述前下推力桿座(1-11)與前下推力桿連接橫梁框架(1-10)鉚接;所述第二主橫梁框架(1-12)設置于前部底架(1)后端,與中部底架(2)焊接;所述前輪拱形框架(1-13)設置于前下推力桿連接橫梁框架(1-10)與第二主橫梁框架(1-12)之上,與前下推力桿連接橫梁框架(1-10)、第二主橫梁框架(1-12)、駕駛區(qū)框架(1-8)焊接;所述前氣囊支架(1-14)設置于前輪拱形框架(1-13)中,與前輪拱形框架(1-13)焊接;所述前減振器支架(1-15)與前輪拱形框架(1-13)鉚接;所述前橫向穩(wěn)定桿支架(1-16)設置于前輪拱形框架下方,與前輪拱形框架(1-13)鉚接;所述前上推力桿座(1-17)位于前輪拱形框架(1-13)中,與前輪拱形框架(1-13)鉚接;所述轉向機連接框架(1-18)設置于第一主縱梁(1-1)與第三主縱梁(1-3)之間,與第一主縱梁(1-1)、第三主縱梁(1-3)鉚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承載客車鋁合金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底架(2)包括中部左縱梁框架(2-1)、中部右縱梁框架(2-2)、中部線束橫梁(2-3)、中部橫梁(2-4)、中部外伸梁框架(2-5)、乘客座椅連接梁框架(2-6)和中門踏步區(qū)框架(2-7);所述中部線束橫梁(2-3)設置于前中地板骨架(4)下方,與中部左縱梁框架(2-1)、中部右縱梁框架(2-2)焊接;所述中部橫梁(2-4)設置于中部線束橫梁(2-3)正下方,與中部左縱梁框架(2-1)、中部右縱梁框架(2-2)焊接;所述中部外伸梁框架(2-5)與中部橫梁(2-4)平齊,與中部左縱梁框架(2-1)外側、中部右縱梁框架(2-2)外側焊接;所述乘客座椅連接梁框架(2-6)設置于中部底架(2)左右兩側,與中部左縱梁框架(2-1)、中部右縱梁框架(2-2)、中部外伸梁框架(2-5)焊接;所述中門踏步區(qū)框架(2-7)設置于中部底架(2)右后側,與中部右縱梁框架(2-2)、中部外伸梁框架(2-5)焊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9869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