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添加氨基酸促進微生物合成2,3-丁二醇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98279.1 | 申請日: | 2017-07-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541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高健;曹燦;張麗;徐虹;薛鋒;倪浩;黃巍巍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P7/18 | 分類號: | C12P7/18;C12N1/38;C12N1/2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艷 |
| 地址: | 224051 江蘇省鹽***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添加 氨基酸 促進 微生物 合成 丁二醇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添加氨基酸促進微生物合成2,3?丁二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配制多粘類芽孢桿菌的種子培養基,接種活化的多粘類芽孢桿菌至種子培養基中進行種子培養,制得多粘類芽孢桿菌種子液;2)配制多粘類芽孢桿菌的發酵培養基,在接種種子液前向發酵培養基中加入氨基酸,氨基酸的初始濃度為0.5~2.5g/L;3)將步驟1)制得的多粘類芽孢桿菌種子液接種至步驟2)制得的發酵培養基中進行發酵培養。本發明通過在發酵培養基加入特定濃度的氨基酸,使得多粘類芽孢桿菌發酵過程中的菌體生長量增加,并使菌體內的代謝活動旺盛,提升了對目標產物2,3?丁二醇的合成能力,提高了菌體對于底物的利用率、目標產物的產量以及生產強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化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添加氨基酸促進微生物合成2,3- 丁二醇的方法。
背景技術
2,3-丁二醇(2,3-Butanediol,簡寫為2,3-BD)在化工、食品、燃料及航空航天等領域均有著優良的應用前景,其燃燒值為27198J/g,媲美乙醇(29005J/g),是極具潛力的液體燃料,其眾多的衍生物,如甲乙酮、1,3-丁二烯、異構化辛烷以及3-羥基-2-丁酮(俗稱乙偶姻)等,也廣泛應用于油漆、橡膠、優質航空用油以及食品添加劑等產品的生產過程。
2,3-丁二醇的制備方法分為化學合成法和生物發酵法。化學合成法合成2,3 丁二醇的過程如圖1所示,以石油裂解后形成的1-丁醇為原料,依次合成化合物 1-丁烯、2-氯丁烷、2-丁烯和3-溴-2-丁醇,最后水解3-溴-2-丁醇制得混旋型的 2,3-丁二醇。上述2,3-丁二醇的工業化合成方法存在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以及環境污染嚴重等弊端,不利于可持續發展,不符合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的主題。 R,R-2,3-丁二醇等單一構型2,3-丁二醇的制備,需要在此基礎上對混旋型2,3-丁二醇進行進一步的手性拆分。生物法合成2,3-丁二醇的過程如圖2所示,以非糧可再生的資源(菊芋、乳清、糖蜜和木質纖維素等)為原料,通過稀酸水解或酶解制得的糖液,可供微生物代謝利用制備2,3-丁二醇。與化學合成法相比,生物煉制的原料為可再生資源,減少了對日益枯竭的石油資源的依賴性,且工藝過程簡單,減少了化學法合成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污染。
菌種的選擇對生物發酵法制備2,3-丁二醇十分關鍵。目前,已報道的用于2,3- 丁二醇生產的菌屬主要有:克雷伯氏桿菌屬(Klebsiella)、芽孢桿菌屬(Bacillus)、腸桿菌屬(Enterobacter)以及沙雷氏菌屬(Serratia)等兼性厭氧菌,其中研究較多的是克雷伯氏桿菌和芽孢桿菌。由于Klebsiella被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為條件致病菌(pathogenicmicroorganisms),使得其在大規模工業化制備2,3-丁二醇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不同于克雷伯氏菌,多粘類芽孢桿菌為非致病菌,產物中 R,R-2,3-丁二醇的光學純度約>98%,是研究制備超高光學純度(>99.99%)R,R-2,3- 丁二醇最常用的菌種。
在發酵生產2,3-丁二醇時,除提供菌體生長所必需的碳源和氮源,有研究報道,適當添加少量的營養因子,如乙酸、檸檬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可有助于促進微生物的生長以及產物的合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工學院,未經鹽城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982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